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潮的反應。
問:在持續創新的“知識社會”(其特徵是經濟不穩定)中,難道教育不是一種既有靈活性,又有安全性的制度嗎?這難道不是一種靈活的安全制度,即允許個人在不同職業和不同組織中流動嗎? 。。
訪談錄關注後商業社會(3)
答:適當的教育是一種新的安全保障模式。但是,我們的學校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在“知識社會”中,大多數人只能以僱員的身份謀生,他們所在的組織要求他們提供高效率的工作。但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好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知識社會”由大型組織——包括政府和企業——組成,它們必需依賴資訊的流動才能正常運作。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所有發達社會已經進入了“後商業時代”。企業不再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各種職業越來越要求應聘者具備大學學士學位。現在的社會中心轉向了知識工作者。但是,沒有一家教育機構——甚至包括管理學院——嘗試教給學生一些基本技能,以使他們在組織中能夠高效地工作。這些技能包括: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推進和指導自己的工作、貢獻和職業生涯的能力。這種“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是後商業社會的主導力量。
問:什麼樣的最新經濟現實使得我們的經濟思想過時了?
答:當今新的經濟架構使所有以前的分析範疇都落伍了。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原材料經濟與工業經濟開始分離,不再匹配。至少原材料經濟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近10年來,原材料經濟日益蕭條,但是工業經濟卻蒸蒸日上。在所有過去的經濟週期中,食品和原材料經濟衰退之後,18個月內必然伴隨著工業經濟危機。但是這一次卻有所不同。
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不匹配,有以下幾個原因。發展中國家農業的大規模發展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農產品過剩。儘管這種情況導致美國部分地區1984~1987年的農業收入下降了2/3,但是,它對於經濟的總體消費能力影響較小,因為農業人口現在只佔很小的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同樣重要的是,與過去相比,工業製成品所含的原材料大大減少。例如,19世紀20年代的核心產品是汽車,原材料和能源佔其成本的60%;現在的核心產品是晶片,其成本中只有不到2%是原材料和能源。日本在1965~1985年間工業生產增加了2�5倍,但是它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幾乎沒有增加!
製造業也變得與勞動力不相匹配了。在1988年,如果要生產與1973年相同數量的商品,藍領工人只需要用2/5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在過去,投資總是跟隨貿易而變化。現在,投資企業可以把生產裝置安裝在全球市場的任何一個角落,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在本國生產然後再出口。現在,它們可以很方便地在國外生產,然後向本國返銷。它們在有研究人才的地方搞研究,在有設計師的地方做設計。例如,龐蒂亞克汽車(Pontiac Le Mans)�在德國設計,用日本的零件在韓國組裝。本田(Honda)在美國生產汽車,並返銷日本。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一個品牌。——譯者注商品與服務的“實體”經濟已與貨幣經濟不相匹配了。每天,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ondon Interbank Market)交易的貨幣量是全球貿易所需歐洲美元、歐洲日元和歐洲馬克數量的15倍。90%的跨國金融交易是非生產性的,可以說不具備“經濟功能”。另一方面,每家跨國公司都有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去管理內在不穩定的外匯交易問題。跨國貨幣經濟不再像是一層“遮蓋現實的面紗”,相反,商品和服務現在是從屬於貨幣經濟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訪談錄關注後商業社會(4)
互補性貿易和競爭性貿易已經被對抗性貿易所取代。在18世紀的亞當·斯密時代,貿易是互補性的,英國將羊毛賣給葡萄牙以換回本國不能生產的酒;葡萄牙用酒換回它不能生產的羊毛。在19世紀中期,貿易變得富有競爭性,德國和美國相互競爭,向對方和全球其他國家出售化學制品。
互補性貿易尋求的是合作關係,競爭性貿易尋求的是客戶,而對抗性貿易的目的則是佔領整個市場。如果說競爭性貿易是在打一場戰爭,而對抗性貿易則是透過摧毀敵人的軍隊和戰鬥力來贏得戰爭。
貿易保護主義不能解決對抗性貿易問題。以我所見,只有互惠制——每個國家享有進入他國市場的同等權利而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