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載:“寺有古塔四層,瘞佛手指骨一節,唐憲宗盛儀衛迎入禁中。塔下層有芙渠,工制精妙,每一葉芙渠上刻一施金錢人姓名,殆數千人,宮女名為多。又刻白玉石像,瘞佛指骨節置金蓮花中,隔琉璃水晶匣可見。”故名“真身寶塔”。
法門寺曾因北周之滅佛而沉淪衰落,又因隋文帝之崇佛而東山再起。延及唐代,法門寺迎來了它最為輝煌的時期。法門寺的寺名為唐高祖李淵所取,他當時名義上還是隋恭帝楊侑的大丞相唐王朝建立後,法門寺成為帝國崇拜、供養佛舍利的中心和皇家內道場,在國家宗教生活中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
唐王朝繼承隋代供養佛舍利的做法,並形成“三十年一開”的制度,因為皇帝們相信定期迎送供養佛骨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富庶,康泰和和平。自太宗皇帝開啟地宮供養佛骨後,在唐代的二百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次將佛骨迎進皇宮供養。唐帝迎送佛骨成為唐代宗教生活的重大盛典。
唐代的法門寺,被諸帝視為皇家奉佛的總道場,備受尊崇。朝廷不惜巨資,幾經擴建,終成瑰琳宮二十四院之宏工鉅製,為古代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宗派最多、僧人最眾的皇家寺院。法門寺的住持則由皇帝親自任命。法門寺是唐代叢林梵剎之典範。唐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