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屋子裡只剩下幾個小的,氣氛緩和許多。
世子吩咐三人落座,而後淡笑著問王琪道:“是不是京城人過於重視禮儀?若是孤在禮儀上有差池,會不會也徒增笑柄?”
王琪聞言,搖頭道:“殿下過慮了。殿下禮儀規矩是打小學起,哪裡會有什麼差池?再說,殿下即為九五之尊,官員百姓對殿下只有崇敬,誰敢冒大不韙、口議天子?”
道痴笑了笑,拿起手邊的一折書折,遞給王琪道:“七郎看看?”
王琪接過,見道痴、陸炳兩個都探頭望過來,便展開念道:“正陽門暫歇,自東華門入、入文華殿待命……”
這就是“禮儀狀”,除了安排如何入宮的程式外,就是第二步文武大臣上“勸進表”。這也是例行程式,文武大臣懇請嗣皇帝登基。前兩次嗣天子需謙虛婉拒,請文武大臣另選賢君,第三次才能“勉為其難”地接受皇位。等完成第二步,嗣皇帝上報太后。由太后下懿旨,而後“擇日登基”。
王琪唸了一遍,見世子的臉沉下來,疑惑道:“殿下,可是有什麼不妥?”
雖說過程繁瑣些,可有時候禮儀這東西就是折騰。
世子望向道痴與陸炳,陸炳臉上亦是茫然。道痴與世子這些日子看過不少會典,當然曉得這“禮儀狀”的不妥之處。這是按照皇太子即位程式,擬定的“禮儀狀”。
按照這個程式走下來,世子就是承認自己是弘治皇帝之子,正德皇帝之弟。
在群臣眼中,這個程式當然沒差,可這不是世子想要的。
不過在沒進京時,就開始掰扯禮儀問題,就有些蛋疼。
畢竟世子只是嗣皇帝,還不是皇帝。
見道痴神色,世子曉得他看出其中不妥,道:“二郎,你說說看。”
道痴想了想,道:“遺詔上書命殿下繼皇帝位,並非命殿下為太子。殿下明日入宮,當從紫禁城正門大明門入,而非太子入宮所京的東華門。”
王琪聞言,勃然大怒,道:“禮部與內閣竟然敢出這樣紕漏,莫非是那些老頭子仗著資歷,欺負殿下年幼?”
陸炳也義憤填膺道:“敢欺負殿下,他們好膽!”
這兩人只想著是京中權貴給世子的“下馬威”,才這般生氣。
世子卻曉得,自己要是按照這個“禮儀狀”登基,接下去說不定就是張太后垂簾,閣臣繼續執掌朝政。畢竟他沒到十五歲生日,也沒有成親,在世人眼中,還不是成年。
若是失了先手,想要將皇權再收歸在手中,談何容易,怕是接下去只能做傀儡天子。
他下午將第一次送來的“禮儀狀”退回去,本有試探之意,可楊廷和顯然將他當成是無知小兒,第二次送來的“禮儀狀”上只是比一次解說的更詳細而已,生怕他看不懂似的。
現下已經是黃昏時分,這個時候為“禮儀狀”再爭下去也沒意義,耽擱明日行程,並不是好事…
………【第一百六十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
幾個少年雖是義憤填膺,可世子曉得,他們能做的也只有生氣而已。在面對這種大事的時候,別說這幾個,就是他自己心裡也沒有底。
民間有句老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是從安陸臨行前,王妃也囑咐過,進京後世子拿不定主意之事可與袁宗皋商議。
在見幾個伴讀之前,世子早已與袁宗皋議過自己做皇帝做太子之事。畢竟若是在此事上僵持下來,抹的就是張太后的顏面,張太后是主張立他為嗣之人。
袁宗皋只說了一句:“殿下,此乃天賜。”
是啊,按照《皇明祖訓》上所定,這皇位本就是他的,他並不需要欠誰的人情。
世子心中,有了定奪第一百六十章察異常王琪心膽顫。
對三伴讀提及此事,實際上不過是想告訴道痴自己的決定。至於王琪與陸炳,並不曉得其中的彎彎道道。只有道痴,這一路隨他查了不少史料典籍,防備就是主弱臣強、權臣轄制君王的局面。
對於少年們的憤怒,世子傲然道:“無須理會。明日要入宮的是孤,誰還能逼著孤走側門不成?”
東華門即便是太子入宮所進之門,可也是側門,並不是紫禁城正門。
王琪附和道:“就是,小人生事,不理會就是。”
陸炳咬牙道:“讓他們得意去,殿下回頭再收拾他們……”
眾人齊齊望去,陸炳自己也捂著嘴巴訕笑,一時嘴快說了實話。
畢竟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