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4/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官的人來說,畢竟算是把腳踏入了官場。
正為此,尤其汪氏在“移宮案”中扮演了那樣的角色,他早已是魏忠賢的眼中釘、肉中刺。
但魏忠賢絕不以整汪文言為滿足,汪下獄,只是由頭,以便挖出“後臺老闆”,揪出更大的牛鬼蛇神。東林黨人意識到了這一點。當時,負責辦這案子的鎮撫司首腦劉僑,並非閹黨。東林黨人、御史黃遵素去見他,說:“文言無足惜,不可使縉紳禍由此起。”{115}以避嫌的語氣,婉轉指出有人想借汪文言案生事,把國家搞亂。劉僑果然秉公辦案,不搞逼供信,“獄辭無所連”,對汪文言只做出褫職加打板子的處理。然而,數月後此案復發並在整個黨禍中居極重要的位置———此乃後話,先按下不表。
汪案暫告段落,但所有人,東林黨也罷,魏忠賢也罷,都曉得事情絕不至此為止。向汪文言發難,只是“冷空氣前鋒”帶來的烏雲,急風暴雨還在後頭,大清洗已不可避免。
對此情勢,東林黨幾個核心人物展開激烈爭論:到底要不要跟魏忠賢及其閹黨攤牌?楊漣認為退無可退,堅決主張反擊。左光斗、魏大中均抱同感,黃遵素、繆昌期則擔心“擊而不中”,局面不可收拾。
其實,黃、繆的擔心極有道理,只是楊漣所見更為透徹。當時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