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4/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孝宗之於獻王【朱祐杭】是也,若世宗【朱厚熜】之於武宗,乃同堂伯仲,安得援為親兄弟?”⑩儘管由於武宗是獨子,“兄終弟及”的引用,事實上只能面向旁支,但考慮周全些的話,楊廷和至少可先做一番理論疏證工作,將來免生齟齬。但一來事情緊急,二來想必他主觀上對這種虛禮確實重視不足,自以為秉忠辦事,大方向正確,而思慮則主要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然而,朱厚熜腦子裡想的卻是另一套。如果他也像楊廷和一樣,將注意力集中在怎樣儘快扭轉正德朝的種種倒行逆施,讓朝政恢復清明和秩序,而不那麼在意自己的私利和麵子,則會迎來一個君明臣賢的局面。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興獻王世子不僅是一個自尊心強的人,而且是過於自尊的人。這種稟性,又為其以藩王入繼大統這種身份進一步地火上澆油,令他對於面子極為敏感。他始終以一個外省人的眼光,來揣測京城集團,認定後者的諸種安排,都潛含對於他額外的輕蔑。登基大典上,有一個細節準確深刻地揭示了他這種心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嘉靖:萬歲,陛下(5)
辛巳登極,御袍偶【意謂事出偶然】長,上屢俛【通“俯”,彎腰,低頭】而視之,意殊不愜。首揆楊新都【即楊廷和,廷和,新都人】進曰:“此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天顏頓怡。{11}
無非衣服不甚合體,他畢竟才十五歲,可能個子也偏小,事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