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地球人都知道,影視演員“秦漢”是誰。
關於演員“秦漢”,我們今後當然還會有專門的文字來談到他。
現在我們繼續來討論《幾度夕陽紅》小說的故事、結構和人物。
《幾度夕陽紅》這部小說,不僅結構上編排得很好,而在故事的細節上,也很能貼近當時臺灣民眾的生活。
大陸解放,天翻地覆,慷慨而滄桑。許多因政治背景和文化價值觀差異,有意無意地挾裹在歷史潮流中人們,隨著國民黨的失敗,從大陸撤退,到了臺灣,開始了特異的新是人生。
當時的臺灣,是很保守很落後的內向型農業經濟社會。這些人的到來,使臺灣一時人滿為患。為了生活,來到臺灣的大陸原鄉人,沒有人能挑剔工作,也沒有人敢於挑剔工作。生活變得是如此不可理喻地艱難。許多人家的住房、吃飯都成了問題。
《幾度夕陽紅》小說中,楊明遠的一家,正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中典型的一個縮影。只靠楊明遠一個人當公務員,要養活一家四口,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楊明遠家庭的這樣捉襟見肘,瓊瑤是深有體會。她的家庭有著相似的經歷。
讓我們來看一看當時瓊瑤一家初到臺灣的情況。
一九四九年,瓊瑤一家經過了乘火車到廣州,再搭船去臺灣的漫長旅程,終於在夏天到達了臺灣。
時間在轉變,在推移,瓊瑤的人生,在這裡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瓊瑤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初抵臺灣,所有的事物都很新奇。”
在臺灣,還算是不錯,瓊瑤的父親接受了一所師範大學的聘書,在中文系當副教授,他們一家分配到了一幢二十個“榻榻米”大的日式房子。
一直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的瓊瑤的一家,這時才真正的安頓下來了。悲傷和愁苦已成為過去,新的生活,簡單,但充滿了浪漫的詩意。
臺灣,完全是不同的場景,濃蔭的大榕樹,高聳秀挺的椰子樹,盛開的鮮花和綠葉,這真是一個令人忘憂的世外桃源。
連瓊瑤的母親也為之興奮不已。他們終於有了一個“獨門獨院”的自己的家!
生活充滿了樂趣和新鮮,住日式房子,進門脫鞋,學著穿木屐,地上鋪的榻榻米,對於孩子們來說,真是個極樂的世界,大家笑啊鬧啊,蹦啊跳啊,一切都不同了,一切都有了新的意義。
然而,生活依然是清貧和艱苦的。
瓊瑤在《幾度夕陽紅》那篇小說一開始就寫李夢竹計算家庭開支:
“夢竹咬著鉛筆上的橡皮頭,無意識地凝視著窗簾上搖搖晃晃的黑影。然後,又低下頭望著桌上攤開的家用賬本:伙食、燃料、調味品、水電、零用、教育、醫藥、娛樂——預算中的專案似乎沒有一樣可以減少,而這些零零碎碎的專案加起來竟變成了那麼龐大的一個數字,收支的差額彷彿一個月比一個月大。緊咬著鉛筆,她呆呆地瞪著賬簿出神,如何能使收支平衡?這似乎是一項最難的學問,做了將近二十年的主婦,她仍然無法讓支出不超過預算。”
第6集 事業春天(2)
這完全是當時瓊瑤母親的真實寫照!瓊瑤自己也承認,她寫《幾度夕陽紅》中李夢竹,完全是以母親作為模特的。
甚至在《幾度夕陽紅》中,李夢竹所寫的一首詩,也是瓊瑤母親在現實生活中的大作:“刻苦持家豈憚勞?夜深猶補仲由袍,誰憐素手抽針冷,繞砌蟲吟秋月高!”那時,瓊瑤父親一個人的薪水,卻是難以支撐全家人的開支的。
瓊瑤回憶說:
“母親每天在算帳,想辦法縮減開支。我們穿的衣服,縫縫補補,不知改過多少次,大人的改給孩子穿,姐姐的改給妹妹穿,哥哥的改給弟弟穿。母親一直親自做家務。家裡買不起木炭,都燒煤球爐,那煤球和爐子一樣大,中間有許多孔,一個接一個,終年不熄火。但是,煤球的氣味非常難聞,我一直睡在那四個榻榻米的餐廳裡,夜夜嗅著那煤氣,以至於直到現在,喉嚨都不好。”
在小說《幾度夕陽紅》中,李夢竹的一家,也有類似的描寫:
“廚房,狹小得不能再狹小,煤氣瀰漫全室,使人一進去就要嗆得咳嗽不止。”
什麼是文學中的現實主義?什麼是浪漫主義?什麼是現代派?我們不需要多說,瓊瑤的小說,其實有著如此真實深刻的生活背景!
一九四九年秋季,瓊瑤插班進入臺北師範附小六年級,繼續她那斷斷續續的學業。她的“龍鳳胎”的弟弟麒麟,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