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等動人故事。
在嘉峪關西南6公里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
現在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萬平方米,城高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以磚包牆,雄偉堅固。內城有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
在兩門外各有一甕城圍護,嘉峪關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嘉峪關關城是長城眾多關城中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登城遠望,長城在戈壁瀚海間游龍浮動,若隱若現,令人心曠神怡。
歷史不僅嚴酷,而且又具有戲劇性。
我在童年的時候(七歲),在人陪伴下游覽了山海關。後因歷史政治風雲的變幻,隨母親從福州去了臺灣,又由臺灣返回大陸。不久,母親因病去世,我成了孤兒,從此失去母愛,孤苦伶仃,開始了我的少年人生苦難歷程。
運交華蓋,厄運磨難,接踵而至。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發生了三年“自然”災害。在這個歷史罕見的大饑荒中,我因窮困,學資拮据,被當時出身不好,成份較高卻又要力爭上游,拼命地表現思想進步,在57年“反右”鬥爭中,狠命地揭發、批鬥、陷害他人的“教師”所陷害而輟學(高中二年級)。
下學後處境更加困難,沒有工作,無法生活。窮困和飢餓像惡魔一樣,時常威脅著我,已經到了腳腫、腿腫、手腫、臉腫瀕臨死亡的地步。我無望無助,惆悵痛苦-但是又不甘心沉淪,不甘心夭折。因飢餓所迫,為了生存,為了活命,為了填飽肚子,於是我遠走他鄉尋找工作。竟然鋌而走險地走西口--肩挎小包,懷揣戶口,千里迢迢地,流浪到浩瀚、乾枯、荒涼的大西北。經歷了西北五省(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流浪漂泊萬里,經受了世上的冷漠白眼,飽嘗了人間的辛酸和痛苦,幾乎丟掉了性命,險些成為一個冒然踏上西域古道,千里茫茫不歸路的孤魂野鬼,變成一個遊蕩在戈壁沙漠上的幽靈……
世界上的事情都俱有它的兩面性。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至。為不幸而有幸,因禍而得福,在生活中還是存在的。
1948年,在我七歲時,由人陪伴遊覽了萬里長城的最東端山海關。而十五年後,在我二十二歲時,流浪到祖國的大西北祁連山腳下。但歷史卻賜給我一個難得的機遇,有幸遊覽了萬里長城的西部龍尾――嘉峪關。實現了我遊覽長城首尾相接的夙願。
當時,我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形象不佳。我摳摳縮縮地從懷裡為數不多的保命錢中摸出了兩角錢,買了一張進入嘉峪關的門票,登上了嘉峪關。
在我爬上高大雄偉的嘉峪關城樓時,心情激動,熱血沸騰,幾乎忘記了人世間的一切辛酸和不幸,彷彿進入了飄渺的夢幻――透過那千百年歷史的煙雲,隱約地看見了一些歷史中叱吒風雲的人物――張騫、李廣、霍去病、林則徐、左宗堂……他們似乎在揮手向我招喚,約我一道進入那西天的“極樂世界”。
天無絕人之路。
在這次苦行僧似的人生旅途中,我也遇到了不少的好人,他們給於同情,給我幫助。幸虧有了他們的相助,才保住了我卑微而又羸弱的性命。後來,在新疆石河子找到了一份雖賣苦力,但能活命的工作。從此才有了一個棲身之處,以至於後來還討了老婆,生有兩子。皆為後話。
詩人楊牧說:“他是中國。第一百萬零一個盲流。”
而我進疆卻比他早一年,大概我就是第一百萬的那個“盲流”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章 京城春夢 曇花一現(下)
第三節
我家在北平居住期間,我姑姑和姑夫在蚌埠結婚半年,就隨我爺爺先我們到達北平。起先也住在圓恩寺路13號,後來他們要自立門戶,就搬到了安定門內大街。記得有一次,爺爺帶我到他去,途中還要穿過一個高大的牌坊,要走半小時的路才能到他們家。
我姑父是河南黃河北溫縣人,祖上幾代都是種地的貧苦農民。民國三十五年,黃河氾濫老家被淹,莊稼絕收,沒有飯吃。於是兄弟二人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