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位於長江三角洲東端,濱於東海,居長江入海口的南岸。黃蒲江由南(偏西南)貫中而過,是長江流域廣大地區通向海洋的門戶。又是我國東部沿海南北航運的中點,為南北沿海航運的中樞。京滬、滬杭鐵路在此相接,前扼長江入海之咽喉,背靠富繞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得天獨厚。
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在現今的松江區設定了華亭縣,範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並在上海浦西岸設定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公元1260…1274年(南宋景定、鹹淳年間),上海鎮已是一個重要的商港。上海這一名稱就淵源於上海浦。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誌著上海建城之始。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裡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早在十六世紀初期,上海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十七世紀以後,發展為東南名邑,被稱為“江南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鴉片戰爭之後,由於帝國主義殖民者入侵,清政府政治腐敗,昏庸無能,被闢為“通商口岸”。有一個世紀之久,上海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文化侵略的重要據點。
上海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城市,迄今仍保留著我國唐、宋、元、明、清以來的若干古蹟和富有特色的園林。有具有一千多年曆史的龍華古寺,有建於三國時期的靜安古寺和國內外知名的玉佛寺,有號稱江南名園之秀的豫園,有嘉定的孔廟,松江的方塔、醉白池等。
在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戰役”,佔領了上海。千百萬上海民眾經歷了日偽長達八年的血腥統治。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件投降,才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然而,抗戰勝利了,天下並沒有太平。
“勝者王候,敗者寇。”昔日,國民黨為維護統治,國軍曾經追殺“赤化份子”,圍剿“###”。而今,風雲變幻時過境遷,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形勢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共產黨為了奪取政權,人民解放軍則要追殺“白匪”,堅決徹底地消滅“蔣匪邦”。
1948年下半年,國民黨部隊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戰績不佳,連連失利。已呈現出江河日下、大勢已去,敗北中原的結局。國民黨只得退守江南,憑藉長江天險,妄圖據守南國半壁江山。
1948年冬,長江以北地區基本上已被人民解放軍控制,而且還要“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在來年春季,積極地籌備渡江之戰。
而國民黨在長江南岸,也是重兵設防,以備不測。兩軍隔江對峙,劍拔弩張,一觸即發,開戰在所難免。似乎歷史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戰”,在二十世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