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的真實特點,很可能伏下一個危機。當事人勢必容易忽略現實中的確存在著、而且可堪運用的機會。把目前的〃暫時存在〃(provisional existence)當成虛幻不實的存在……這種態度本身正是使俘虜喪失其生命力的一大重要原因。人一旦有了這種態度,任何事物看在他眼裡都顯得毫無意義。他忘了艱困的外在環境通常能給人一個機會,讓人超越自己,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成長。他不把集中營的困境看成是考驗內力的試金石,他不看重自己的生命,反而輕蔑它,當它是無足輕重的玩意兒。他寧可闔上眼皮,耽溺於過去。這樣的人自然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了。
當然,有能力在精神上達到崇高境界的人只有少數幾個。但這少數幾個,都有機會表現其人性的偉大(即是藉著世俗眼中的死亡或一敗塗地來表現這種偉大)。這樣的人格,若是換上普通的環境,必然造就不出。至於我們這些泛泛之輩,或許該聽聽俾斯麥這段話:〃生命好比讓牙醫治牙痛,你老是以為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實際上早已過啦!〃 照這句話改變一下,我們也可以說集中營內大多數的俘虜,都相信生命的真正機運早已消逝。其實,現實中永遠有著機會和挑戰。人可以戰勝這些經驗,把生命扭轉成一個內在的勝利;也可以忽視現有的挑戰,茫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