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有《物質可分性新論》,也主張夸克封閉。我是同意這種看法的,因為對物質永遠可分的這個觀點現在無法證實。我認為夸克現在不能封閉,但將來總有一天要封閉的。我們的一切文明、一切文化現象甚至科技不同於西方。即使是數學,看起來應該是東西方沒有差別,一加三等於四,而且還有公式,但是前兩年我在自然辯證法通訊中,看到中科院數學所吳文俊教授對《九章》一書所寫的序言裡講到東方和西方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不一樣。對數學這個自然科學的基礎尚且不一樣,何況其他科學?
多年前,我就講過21世紀是東方的世紀。西方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自認為是天之驕子,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打到1918年,基本上是歐洲人打歐洲人。戰後20年代初期,歐洲思想界出現了反思的熱潮,他們思考的是為何自認為文化至高無上的歐洲都要自相殘殺?看來西方不行了,要看東方。有本風行一時的書叫《歐洲的淪亡》,說歐洲要垮臺、要滅亡,仰望東方。當時中國的《老子》、《莊子》非常流行,《老子》德文譯本有五六十種。有一位我認識的牙醫,既非漢學家,又非文學家,卻憑著一本字典、一股傻勁硬是把《老子》翻譯了一遍。這說明當時不論是否搞哲學都向東方看齊。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六年,死的人比“一戰”還要多。戰後,歐洲再次出現一股眼望東方的反思熱潮。當時除《老子》、《莊子》外,又增加了禪宗、中醫、《易經》,還有印度大乘佛教。一位英國的史學家湯因比在他所著的《歷史研究》中,把各國民族的歷史作了個總結,他認為人類共同創造了23個或26個文明,每個文明或文化都有其誕生、生長、繁榮、衰微、消逝的過程,沒有任何一種文明或文化可以貫穿千秋。從他的哲學基礎出發得出的結論是西方的文化將來要消滅。至今歐美思想界仍感覺他的反思比較深沉。
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2)
我們還可以從20世紀後半期西方興起的幾種新的科學模糊學、混沌學中進一步的說明。模糊學是從模糊數學開始的,以後又有模糊邏輯、模糊語言……就說模糊語言,我們天天開口講話,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語言是模糊的,但是說天氣好,怎麼叫好?天氣暖,怎麼叫暖?長得高,怎麼叫高?這件事情好,怎麼叫好?都是模糊的。我們可以對這些問題仔細分析、追根到底,但是要講清楚卻很難。混沌學被譽為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之後20世紀科學的第三個偉大的發現。關於混沌學,美國學者格萊克寫過一本書《混沌:開創新科學》,此書有漢譯本。我國周文斌先生在1990年11月8日《光明日報》寫有書評,文中有一段話說:“混沌學是關於系統的整體性質的科學,它扭轉科學中簡化論的傾向,即只從系統的組成零件夸克、染色體或神經元來作分析的傾向,而努力尋求整體,尋求複雜系統的普遍行為。它把相距甚遠的方面的科學家帶到了一起,使以往的那種分工過細的研究方法發生了戲劇性的倒轉,亦使整個數理科學開始改變自己的航向。它揭示了有序與無序的統一,確定性與隨機性的統一,是過程的科學而不是狀態的科學,是演化的科學而不是存在的科學。它覆蓋面之廣,幾乎涉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為什麼在20世紀後半期,西方有識之士開創了與西方文化整個背道而馳的模糊學、混沌學呢?這說明他們已經痛感西方分析的思維方式不行了。世上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百分之百的正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絕對的好、絕對的美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分析的方法有限度,要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是辦不到的。必須改弦更張、另求出路,這樣人類文化才能繼續向前發展。
我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從整個世紀來看中國文化在世界上佔領導地位,這是東方,三十年河東。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自天主教傳入起,至今幾百年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帶來災難,癌症、艾滋病、淡水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平衡的破壞等等。這些災難中任何一個解決不了,人類就難以繼續生存。怎麼辦?人類到了今天,三十年河西要過,我們就像接力賽一樣,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接過這一棒,用東方文化的綜合思維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去除掉這些弊端。所謂綜合,就是整體觀念、普遍聯絡這八個字。西方的哲學思維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從個別細節上窮極分析,而對這些細節之間的聯絡則缺乏宏觀的概括,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一清如水,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認為中國的東方的思維方式從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