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酒席,宴請諸將。首先,他把戰敗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與眾將無關,並上表獻帝,自罰請罪。其次,稱讚將士勇敢,包括那些敗退的將士,他們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一律有封賞。最後,他聲稱已經有了破敵之策,保證三個月後,大敗周瑜。
這樣,曹軍上下一掃失敗的陰雲,士氣又恢復了。只有少數人知道,曹操最後的“破敵之計”是在說謊,對於這次失敗,他也一直耿耿於懷,連夜召集所有參與此役的謀臣將領,檢討失敗之因。
為了讓與會者無所顧忌暢所欲言,他首先語重心長地說。
“兵法有云: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今天我方兵多將廣,武器精良,作戰經驗豐富,卻仍敗給孫劉聯軍,追根究底,就是我們太依恃自己的實力,太過於輕敵,以致為周瑜小賊所利用。孫子所謂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他居然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實在不容小覷。”
賈詡向來算無遺策,深得曹操信任,在聽了曹操一番評論之後,環顧在座眾人,覺得自己應該率先陳述看法,於是起身說道。
“我軍雖驍勇善戰,但個個出生北方,對南方氣候,環境適應不良,因此水土不服者大有人在,影響了整體的戰鬥力;再則,士兵們離鄉背井並長途跋涉,至今已四、五個月,歸鄉情切,並影響了鬥志。如果要將這兩項不利的因素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最好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
曹仁聞言卻緊皺雙眉,憂慮地說。
“我的想法與大夫無異,但自從荊州水兵與北方兵對調後,由於北方兵不習水戰,雖有過密集而嚴格的訓練,卻因無法適應顛簸,而使戰鬥力大打折扣。倘若要速戰速決,非得先設法讓船上的北方兵適應行船時的顛簸不可。”
“與其設法讓不習水戰的北方兵適應行船時的顛簸,倒不如設法在船上增加新式武器來得快又省事。”掌管水軍的蔡瑁卻不以為然。
“聽你這麼說,似乎已有頭緒了?”曹操聞言很感興趣。
“江東水軍的戰船之所以厲害,在於他們的移動速度快,衝擊力強,倘若我們可以在對方戰船未到之前就對之破壞,即使他們的蒙衝、樓船再厲害,也無用武之地,如此一來,我方水兵就無須適應在顛簸的船上與敵人戰鬥了。”蔡瑁有些得意地分析著。
夏侯惇覺得這個想法太不切實際。
“在戰船上能動用的武器,只有弓與弩,可是你再怎麼改良,充其量不過多射中幾個江東水兵而已,想破壞他們的船艦,幾乎不可能。”
“莫非要用火箭將敵船燒燬。”許褚突然恍然大悟。
“如今正吹北風,加上火箭射程有限,想燒燬敵船,恐有困難。”荀攸連連搖頭。
說到這裡,眾人都不覺地望向蔡瑁。
蔡瑁清清喉嚨,掩不住內心的得意。
“不知諸位對攻城時用來發射石頭或滾木的投石車有什麼看法?我個人以為,那東西若加以改良運用,定可在遠處就將敵船擊沉。”
“你意思是,將投石車安在戰船上攻擊敵船。”曹仁覺得蔡瑁很異想天開。
“我的想法是,將投石車簡化,只留梢(即投石所用的橫杆)與支柱,固定於船上,當敵艦行到射程之處,即拋射石頭,管教他們沉入江底餵魚。”
“即使改良了大又笨的投石車,攻擊用的石頭仍有一定重量,會讓戰船吃水更深,行動更遲緩,而且投石車每次拋射的間隔時間頗長,屆時只怕尚未發揮威力,就被對方的蒙衝給撞沉了。”夏侯惇提出他的疑慮。
蔡瑁不慌不忙地道:“我們可以讓原本行動即較遲緩,載兵卻較多的樓船負著改良過後的投石車攻擊對方,而每艘裝備投石車的樓船再搭配十餘艘蒙衝鬥艦為掩護,由於投石車兩次拋射時間間隔頗長,故以三組投石器械船艦為一個團隊,輪流朝同一方向攻擊。至於所用石塊,相當於攻城時所用者即可,這樣的射程既遠,樓船吃水也不致太深。”
“聽起來是不錯,但這方法真的可行嗎?”許褚半信半疑。
“用用看不就能獲得答案了,”靜聽許久的曹操終於開口了:“既然短時間內沒有更好的辦法破江東水軍,何妨一試。”遂傳令將隨糧草運送裝備作為攻城用的二十餘座投石車拆卸改裝到部分樓船上,並派兵弁收集石塊。
又是一個天氣陰沉,霧氣濃厚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