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始就想過了,但———”
兩人正說著,帳外忽然傳來諸葛亮的聲音:“用火攻,真不愧為公瑾。”
周瑜先是愣了愣,繼而舒眉展顏,驚喜不已。
“孔明,快進來。”
只見諸葛亮仍是一身儒服,手持羽扇,神情從容不迫。
“今夜造訪,正為此而來,想與公瑾商議。”
周瑜嘆息:“方才提出火攻之計乃公覆,但我認為實際上有困難。”
“願聞其祥。”諸葛亮微笑一如既往。
“早年我離家四處雲遊,曾見一個弱女子放火燒了一座村莊,造成傷亡數百,深知這火的厲害,若能巧妙用在作戰上,無疑是百萬雄師。但兵法雲:行火必有因,煙火必有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將火攻效用發揮到極致。何為天時,即指必須氣候乾燥,風力強大,以助長火勢;所謂地利,即指敵軍位置必須在順風處,讓火在上風頭燃起,一發不可收拾;所謂人和,即指需要有能夠在敵軍內部或近敵軍處引火的人,讓我軍得以潛伏伺機,形成裡應外合之勢,當火起兵慌之際,趁亂襲擊,如此方能一舉而擊潰曹軍,大獲全勝。可惜———”
周瑜說到這裡,又忍不住搖頭嘆息:“雖然如今是冬季,氣候乾燥,風力強大,但曹軍在江北,我們在江南,依這風向看,我們恰恰位於下風處,倘若引火,勢必延燒過來,屆時逃命都來不及,如何趁機發動攻擊?再則,據密探回報,曹營防備極為森嚴,尤其曹操身經百戰,對於火攻認識頗深,面對這樣天乾物燥的時節,特別在意防火工作,想要派人潛入他們那裡放火,簡直不可能。面對這樣僅有天時而地不利人不和的狀況,如何採取火攻之計啊。”
諸葛亮淡淡一笑:“公瑾所言甚是,然而,如果可以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你是否有絕對把握一舉而擊潰曹軍?我們的機會不多了,以目前情勢看,下一場與曹操的爭戰,很可能是此役的最後一次。”
“如果可以順利地使用火攻,我有絕對必勝的把握。”周瑜倒是很有自信。
“那好,”諸葛亮也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有辦法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讓公瑾可以順利使用火攻。”
周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其實如何引火的問題,集思廣益倒也可能想出好辦法。我們暗中研製出一種會爆炸的火,能把曹操的戰船點燃成熊熊大火。”
“會爆炸的火?這可從未聽說過。”
周瑜把諸葛亮拉進了大帳中,將《周異參同契》拿給諸葛亮看。
“天地間的自然之力,威力大且能隨意控制的,只是火。所以,我對火很偏愛。我受了這本書的啟發,試著研製會爆炸的火,功夫不負苦心人,半年前終於研製出來。把硫磺、木炭、硝石、麻油等放在一艘船上,點燃之後,順風而下,撞到曹軍的戰船,就會劇烈的振盪,發生爆炸,就像幾百支火箭一齊射中曹軍的戰船。這半年沒有大的戰事,我一直未用。”
諸葛亮看了好一會兒,拍手稱妙,驚問:“公謹,你是如何想到的?”
“這世上除了聖賢之書,還有許多匠人撰寫的書,記載的都是奇巧之術,往往被人所忽視。”
周瑜見諸葛亮眼睛雪亮,愛不釋手,就從書箱裡挑出幾本送給他:“這是複本,我隨軍時帶在身邊。家裡還有正本。”
諸葛亮如獲至寶:“來而不往非禮也,公謹,你等著,我也送你兩本書。”他飛快地去而復返,“這本是《星象際》,這本傳說是姜太公撰寫的《日月曆》。天人是相互感應的,天地間的萬物也是如此,只要會觀星象,就不難預測出風雨輪迴。公謹,你聰慧過人,看過之後就能預測到何時颳風,何時降雨。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周瑜眼睛一亮:“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天文地理,我都略懂一二。這幾日夜觀星像,發現月有薄暈,且將行至箕、壁、翼、軫四星宿間,。”
周瑜的心都快跳出來了,他相信諸葛亮的每句話都不會是虛言,但還是問:“賢弟,這關係到江東和劉皇叔的存亡大計,可不能有戲言啊。”
諸葛亮哈哈大笑:“若有半句虛言,軍法從事。”
周瑜高興過後,突然想到什麼,臉色又黯淡下來。
“即使有老天爺的幫忙,要如何點燃曹軍戰船,並且讓它們延燒得一發不可收拾,仍是個棘手的問題。”
黃蓋聽了,立即說。
“如果要讓曹軍戰船延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