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家是舒縣數一數二的保皇派,劉勳要殺一儆百,周家是首選。
周瑜顧不得父子之間的恩怨,把小喬暫拋到一邊,趕回家中,只見家中一片恐慌,就連一向寧折不彎的周異也低著頭,一言不發。
周異不是怕死,而是看到了朝廷民心不再而恢心。他以天下百姓為重,想不到百姓們卻拋棄了他,甚至才發現自己原來是百姓的敵人。這個打擊太大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廬江郡這麼大,劉家能有多少人?周異也不得不承認,是廬江郡的百姓幫了劉勳。
有一件事情在廬江郡流傳很廣:永興二年,廬江郡連續兩年大旱,農糧欠收,漢桓帝驕淫窮奢,百官貪贓枉法,致使國庫空虛,無糧救災。當時的廬江郡太守範景為了升官,不顧廬江百姓的死活,仍然將本該救災的存糧強行送往洛陽。許多災民因阻攔運糧隊而死於刀槍之下。而在那場旱災中,劉家九萬家佃戶無一人餓死。百姓們都願意租種劉家的田地,因為劉家能做到三點:豐年得以小康,平年得以溫飽,災年得以不死。這個要求並不高,,但朝廷就做不到。在那場旱災中,劉家還拿出幾萬石的存糧救濟附近的鄉親們,當時是寫了借據,豐年時還要歸還。即使如此,百姓們也是感激不盡。
周異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天天悶在屋裡,很少說話,也不趕周瑜走了,家事都交給周夫人處理,有激流勇退之意。周夫人遇事當然要找周瑜商量。周瑜成了周家的新主人,事事都要操心,暫時顧不得小喬了。
劉家兵佔領舒縣的第四天,周瑜就收到了劉勳的一封信,請他到府上做客。
周異聞知,一言不發,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周夫人不知是福是禍,也不敢表態。周儂主張周瑜投靠劉勳,他覺得這是周家翻身大好機會。
“天下大勢,晦暗未明,不可輕舉妄動,還要韜光養晦,做一個伺機而動的隱士吧。何況我還要將兩年的周遊記錄整理出來,不想讓瑣事纏住。”
“劉勳在廬江郡的政權也不會長久嗎?”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以往劉勳是在暗處,面對的只有陸康,如今在明處,既要面對漢王朝的明槍,又要面對鄰近豪強的暗箭,稍有一不慎,就有滅門之禍。餓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廬江一地之眾,還不能對抗一個至今仍被天下人公認的朝廷。若是有人垂涎廬江,假借朝廷的名義來討伐他,兵馬未動,在道義上他就理虧了。”
周儂說:“你說過,董卓專權,朝野兩派勢如水火,根本無力顧及廬江。廬江郡兵精糧足,民心合一,環顧四方豪強,誰敢圖謀呢?”
周瑜一聲冷笑:“我周遊天下,見過各地的精兵強將,劉家兵無法與之相比。廬江郡糧足,兵卻不精。廬江人過慣了安樂日子,民風貪逸享受而少勇猛堅韌之氣,又無作戰經驗和心理準備。秦楚之地,戰亂不斷,百姓生活清苦,因而民風強悍耐勞。董卓的兵馬不多,但能進京掌權,對抗天下英雄,原因之一就是涼州地處邊疆,士兵多是牧民,飲奶食肉,體格剽悍,性情粗獷好戰。廬江兵遇到涼州兵,若不能聚集數倍於敵的兵力,必敗無疑。富庶之地和貧瘠之地相爭,失敗的例子並不少見。民富並不一定兵強,在亂世之中,兵不強,民富焉能長久。”
接著,周瑜進一步分析了廬江郡的軍事力量:“廬江富庶安寧,這說明了劉勳有治國之才,但他從未領兵打仗,還不是帥才。經過黃巾之亂的洗禮,磨練出許多帥才,如曹操、袁紹、公孫瓚、孫堅、董卓、朱雋、盧植、皇甫嵩等人,軍事才能無不在劉勳之上。沒有精兵和帥才,就不會有能征善戰的大將。兵不精,帥不才,將不勇,廬江的強盛和安全從何談起。”
“二弟,劉勳手下無大將,不正是你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嗎?”
“看似如此,其實不然。我年少無望,劉勳的門客逾千,他不可能委重任於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即使劉勳把軍隊交給我,兵不精,將不勇,這仗也沒法打。成大業是一個好班底齊心協力之功,非一人之力。何況我還要晨讀夜思,不想馬上出仕。”
周瑜婉拒了劉勳的禮遇,劉勳也不強求,並任命他的結義兄弟黃泰為舒縣縣令。
劉勳消除了外憂,就著手根除內患———境內的保皇派。他要把廬江變成廬江人的廬江。
他的策略極高明,他不直接打殺,而是煽動廬江人對京官們的仇恨情緒,把廬江人以往的苦難都推到他們身上。是他們把廬江人的血汗榨取出來,供洛陽的王公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