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他向學生們宣佈了試驗的結果,同時宣佈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訊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伽利略在斜塔頂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所以說,不迷信權威,不能被所謂的“真理”所操縱,才可以取得自己獨特的見解。
一百多年前,當時科學界幾乎達成了共識,用金屬製作的機械飛不起來。而本身是工人的萊特兄弟偏不信已有的理論,硬是埋頭苦幹,結果造出了飛機,飛上了藍天。對於克隆,過去權威就下過結論:動物是不能克隆的。“多莉”的誕生成為克隆技術領域研究的巨大突破。為大規模複製動物優良品種和生產轉基因動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水稻畝產從6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而袁隆平從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計劃”後,幾乎每三年就能讓雜交稻單產潛力成功提高100公斤,他的研究似乎是一株最為優良的作物———多產且穩定。
然而,1960年,當在偏遠地區中專執教的袁隆平發現了一株天然的雜交稻並開始研究時,許多人嘲笑說提出雜交水稻這一課題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當時,美國著名遺傳學家的經典著作中曾明確指出,“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雜交無優勢”。
1965年,袁隆平寫出了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但是,由於論文與書本上的經典學說相背離,袁隆平當時又沒有什麼學術地位,論文的內容並不被學術界認同。在研究雜交水稻的實踐中,袁隆平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敢想敢做敢堅持,相信自己能夠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創新,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袁隆平回想起過去,曾說:“在研究雜交水稻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如果老是迷信這個迷信那個,害怕這個害怕那個,那永遠也創不了新,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後面。科技創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懷、智者的頭腦,更需要勇者的膽識、志者的堅韌。我們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堅持,相信自己能夠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創新,做科技創新的領跑人,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阻礙發展的最大敵人之一就是迷信權威。各行各業都有專家,往往很多人都認為專家的觀點、學說、著作和行動肯定是對的,只會按照專家的觀點去做,以專家的行動為典範。
權威的人,權威的品牌,權威的理論和著作等等,都在某一領域,某一階段,某一特定環境和條件下有一定的昭示和示範的作用。不迷信權威的本質就是敢於創新和大膽實踐。如果不尊重權威、不讀書,創新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被權威、書本所操縱,創新就沒有了空間。而創新對於個人成長、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的作用意義深遠而重大。
要真正實現創新,或者有重大的發現,一定不要被過去的很多成見所操縱,尊重權威並虛心向權威學習,但是決不能迷信權威,被權威操縱。要有挑戰權威的決心和信心:敢於懷疑,敢於提問,敢於鑽研,敢於實踐。 如果一味地相信權威永遠是正確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與盲從,形成“習慣性”思維,而缺少了創新的勇氣,制約了發展與前進的步伐。書包 網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