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貶到頭了,那不是退出而是死。這個第一年中其中又牽扯分權制,容後再說。反正如此一來就防止了前任官員介紹和勾引犯罪,從而有效的杜絕了一些與朝廷命官勾結的可能性,橋接已斷路不通行。
第二年是開展工作,其實作為密十三的成員,工作起來很有難度卻也很輕鬆,無非就是把一切情報整理,然後上報,不管重要不重要的都要據實上報。資料上去後會經過專人分析,精選出來送到盧清天面前進行批閱。如果有情報隱瞞不報,或者漏報,那麼追究到蒐集情報的人員身上。但若是整理出來後,漏掉了什麼資訊,自認為不重要而發展成巨大事件的話,要追究這幫整理情報的人的責任,當然誰也沒有前後眼,盧韻之允許他們三年之內犯一個重大錯誤,還對各種錯誤的等級進行劃分和標註相應的獎勵以及懲罰。團體合作之內,不怕規矩多,就怕沒規矩,所以密十三一直有條不紊的運作著。
第三年和第四年依然如第二年一般工作,直到繼任者來臨,交接手續,帶他去見自己的上層,就算完事兒。然後奔赴下一個地方,成為密十三的成員好處也不少,比如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而你的職位爬的又很高的話,基本就等於有了一個絕對保險的免死金牌,這可比皇上給的有用多了。不僅可以免死,東山再起也未可知。第二點就是俸祿絕對是驚人的,這麼比較吧,一個大明三品官員的俸祿和密十三最底層的探子的俸祿是持平的,更別說高層統領了。第三點就是如果在執行任務期間,有人陣亡了,那組織一定會替他報仇,而且陣亡者家中妻小雙老絕對有人照顧,避免後顧之憂,當然那些有過錯或者背叛而被殺的人,是得不到這種待遇的,而且還會被滿門抄斬,因為密十三向來主張斬草除根。
舉報制度是如果你能檢舉一個同僚的違反規定的行為,一旦被查實就會連升兩級,一個人一生之中允許謊報一次,一旦超過一次謊報者殺無赦。這樣就起到了互相監督互相提防的作用,相互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太親密,眾人各懷私心不會結黨營私,只會盡全力的完成密十三上層交派下來的工作,以求更上一層樓。
分權制就是同一職位需要兩到三人完成,這樣一來舉報制就用上了,同一職位互相監督,如有違規就可以舉報。同時,同一職位的調任制度也是錯開的,比如一人新來後,同一職位的有兩人,這兩人可能是來了兩年的和第三年的。這樣一來大家還沒熟悉過來的時候,熟悉的人就被調走了,換來的則是不知根不知底的新人,所以誰也不敢造次。當然,密十三的工作也不用他們之間互相熟悉,只需要盯好目標收集情報即可。同時這也與調任交相輝映了,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來得早些的可以告訴來的晚的成員,再不明白那就是笨的無可救藥了,也只能往下拋棄,不過密十三選人是很嚴格的,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授業,所以這種情況還未發生過。
第四十二章 禪讓制
如此一來的密十三,攤子鋪的極大,滲透進了方方面面,不光是對官場,甚至是內宮之中也到處是密十三的人,還有早期密十三的成員,現在已經掌握實權的軍中和商界的人們,他們的身邊也有密十三的新人,誰也不知道誰可能就是個密探,因為所有探子只跟自己的上級聯絡,而上級只有最多三個聯絡人。故而密十三滲透進軍中或者商界高層的人,他們即使手握重權也不敢亂來,否則他們很快就會見到隱部的人,隨即就誰也見不到了,因為死亡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方方面面層層疊疊的監視,無孔而不入,這讓盧清天不禁有些擔心,他曾聽盧韻之說燕北的一個理論,那就是情報機構治國是不可取的,滲透的越厲害就越難控制,一個環節斷裂就是災難性的顛覆。
雖然燕北是個眼高於頂的傢伙,紙上談兵振振有詞,實際操作頗有些一塌糊塗,可是這方面的話正是紙上談兵,也頗有道理。可是既然已經走出了這一步就沒法回頭,這不僅是盧清天的意思,也是盧韻之潛意識中深藏的意思。以現在的社會體系,根本無法改變什麼,只能用情報和暗殺以及掌控為主的組織,來操縱大明,把他引向所謂的正途。
當然從根本上改變也不是不可以,大同社會選舉皇帝,可這又違背了盧韻之的初衷,維護朱家皇室正統,所以盧清天是很為難的,左思右想之下只能把密十三越做越大,大到他自己想收手都來不及的地步,這樣一來就沒有回頭路了,只能繼續往前走下去了,或者說硬逼著自己走下去。
密十三達到了人員的全盛時期,除了神秘的隱部不在名冊之上以外,各個方面的人員加起來,總人數多達十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