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以是基督教徒但絕不能是天主教徒。”漢密爾頓特別提到了涉及錢的問題,他說:“錢是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對方越有錢越好……我沒有很多錢,而且不善於靠財產和產業賺錢,所以她若想過奢侈的生活必須自己負擔那些開銷。”'8'
伊麗莎白·斯凱勒是一個不錯的女孩,符合漢密爾頓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她有一雙棕色的眼睛,身材也不錯,關鍵還有一個有錢的父親,所以在1780年12月兩人便結了婚。
二人的結合解決了漢密爾頓的經濟問題,但美國還在為“錢”的問題而苦惱。可以說美國獨立革命的核心問題就是“錢”的問題,美國的殖民者先是抱怨,後來發展成為抵制英國的稅收,這不是出於什麼信仰而是因為他們嚐到了自由交易的好處。英國政府的殖民地政策也反映了當時盛行的重商主義,即金銀是財富的代表並且只能存放在宗主國。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殖民地缺少硬通貨。英國的貨幣——純金的基尼①是極其稀有的,較為稀有的貨幣有銀質的英鎊和先令,它們可以作為額外的通貨使用,而用墨西哥和秘魯出產的銀鑄造的西班牙元數量很多,可以作為輔助的通貨使用。儘管西班牙元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但還是不能滿足殖民地交易的需要,所以美國的商人又使用當地土著居民的錢(一串串的貝殼或珠子),本地貨幣(對於菸草、大米、其他農作物以及土地的要求權)以及殖民地政府發行的紙幣進行交易。特別是對殖民地政府發行紙幣,英國政府很不滿意,他們認為那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於是就在18世紀60年代宣佈了這種行為是非法的。沒想到,英國政府的這種行為竟成了革命的導火索。英美戰爭爆發了。
戰爭加劇了美國通貨的緊張,因為此時英國政府不僅削減了對美國的貨幣供應,還抵制兩國間的貿易。一些新近宣佈獨立的州以及大陸會議發行了紙幣,但由於沒有金銀作為信用支援,這些紙幣不僅迅速貶值了,還產生了“比大陸會議發行的紙幣還不值錢”這樣的帶有譏諷性的說法。法國政府為了支援美國革命,向其提供了數百萬面值的裡弗爾——這是一種只有名義含金量的貨幣,這筆資金的大部分都用來在歐洲購買艦船和武器裝備了,所以這些錢並不能解決美國通貨短缺的問題。(正是由於資助了美國的革命,路易十六統治的法國政府陷入了財政危機,裡弗爾無法維持與黃金的比價,最終這也起到了法國革命的“加速器”的作用。)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資本貴族(4)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深處華盛頓將軍軍營的基層,所以對於“錢”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並越發不耐煩了。“最大的失誤就是國會手中沒權力”[9],漢密爾頓聲稱。大陸會議的權力太小,州政府手中的權力過大。因為這些州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法律,而沒有照顧到大陸會議的利益。州政府還會插手軍隊事務,這影響了整個軍隊的效率。更致命的一點是,州政府拒絕交出手中的徵稅權,從而掌握了國家的財政大權。漢密爾頓說:“國家沒有徵稅權的話,大陸會議就只是個擺設罷了。因而,大陸會議的手必須牢牢地握住國家的‘錢袋子’。”
漢密爾頓提議要重整美國的政府結構,按照他的想法,國會在戰爭、和平、貿易、財政以及外交這些方面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力。其中財政方面的主權尤其重要,只有國會才擁有像鑄幣、設立銀行這些方面的特權並負責像撥款這種與一國的財政相關的事務。至於收入方面,大陸會議可以透過徵收像土地稅、人頭稅這樣的稅基廣、徵收便利的稅種為國家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再加上只有大陸會議有處理貿易和土地交易的特權,這樣才能保證國家財政的充足和政府的長久穩定。
在漢密爾頓看來,建立一箇中央銀行迫在眉睫。事實上,不久之後他就真正成為了美國銀行界的權威。儘管當時他對於銀行業的瞭解並不多,也僅僅侷限於歷史的學習以及自己對於其他國家該行業管理方法的借鑑罷了。但這些知識卻讓他深信一點,那就是“設立中央銀行,而該銀行完全隸屬於一個依照憲法設立的中央政府,不僅可以在國家處於良好形勢時錦上添花,還會在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雪中送炭”。國會透過發行債券和紙幣來為戰爭籌資。而債券的發行情況既要受到國民愛國心驅使下的認購熱情及外國人對美國戰事的預期的影響,又要受到作為信用支援的資產數量的限制。否則就可能帶來惡性的通貨膨脹,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就會讓國民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而這同發行債券的初衷是相悖的。
但中央銀行的設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