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改行,在興趣方面是常年延續下來的,但是當時沒有思想準備。大家對於建設新中國熱情十分高漲,當時提倡“哪裡有需要,就到哪裡去”。這樣,我就服從領導要求,改行了。改行之後,我就“既來之,則安之”,這個“安”不是安靜的意思,是要認認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研究。

李懷宇 你認為文字改革的意義在哪裡?

周有光 文字改革的意義很重要。中國的傳統與外國傳統相似,有文字之“神”,“神”是高傲的。古代人認為,文字是上帝給的,是不能改變的。這個觀念當然是錯誤的,事實上,外國與中國一樣,文字、語言都是隨著時代在變的。譬如今天在語言方面,有了電腦,很多新的名詞也隨之而來。中國最早的一次大的文字改變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書同文”,當時七國使用不同的文字,統一以後,文字不同帶來很多不便,辦公、行政、教育都不方便,因此秦始皇要統一文字。可見,早在秦始皇時代,中國的文字改革就開始了。後來,歷代都在改變,漢朝改變也很大,秦始皇用小篆作為主要的文字,到了漢朝就開始用隸書,再後來又變成楷書。雖然古代傳說文字是由上帝給的,不能改變的,但實際上文字是不斷在改變的。

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洋的影響,感到中國的文字太困難,對於文化的普及提高不方便。後來隨著與外國往來的頻繁,就發現中國的文字與國外的往來不方便。所以,從清朝末年,就產生了文字改革運動,寫的方面就是語文現代化運動。語文現代化,就是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要跟隨時代的變化而發展。這些工作,我覺得近年來做得很好。解放後,在50年代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現代年輕人都學了。這個拼音方案,用字母表示“音”,用處很大。首先,使得中國的小孩子、文盲能夠利用這個工具認字,走進中國的文化寶庫;其次,方便外國人學習中國的文化。所以,漢語拼音一方面是從沒有文化到有文化之間的橋樑,另一方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這個橋樑看似是個小事情,但是缺少了就不方便。比如,我們中國人的名片上印著拼音,這樣不懂“方塊字”的外國人也可以認得,可以叫出來。我們中國從清朝末年到今天,都處於現代化的改革過程之中。

90年代以來,普及普通話做得很好。設想,一個大的國家,廣東人講粵語,上海人講上海話,香港人到北京旅遊還要找翻譯(笑),國人在本國找翻譯豈不是笑話?其實外國原來也如此,30年代我到日本東京讀書,原來以為我學的東京日語,可以走遍日本,但是發現就連不遠的京都人的語言都完全不一樣。可是日本能夠推廣日語,日本人稱之為“國語”,以東京話為基準,到了現在日本人之間講話沒有障礙了。西洋國家的共同語言普及大概三百年之前就實現了,日本大概一百多年之間實現了,我們中國還正在實現之中。前兩年,有人在北京做抽樣調查,北京人能講普通話的大概佔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的不一定能講,所以我們是在逐步改進。一個國家要做到現代化,需要達到很多指標,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講話大家都懂,如果講話都不懂,怎麼能算現代化國家?我個人的感覺,90年代我們的語言現代化工作發展得較快,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文字改革或者說語文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方面,不能沒有,人不能不講話,人不能不認字啊!要達到這個目標,還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普通話要制定一個標準,要做教育工作,我們的文字特別困難,我們要使它變得方便一點,太困難的地方要改掉一點。當然,基本上要依照原來的,不能改動太多,逐步的改動是可能的。文字改革、語文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方面,重要性也就體現在這個地方。

txt小說上傳分享

周有光:百年風雲笑談中(7)

晚年,周有光每天還在讀書、思考、寫作,既有語言閒談,又有社會思考。2005年出版《百歲新稿》,他自序:“老來回想過去,才明白什麼叫做今是而昨非。老來讀書,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溫故而知新。學然後知不足,老然後覺無知。這就是老來讀書的快樂。”

李懷宇 《百歲新稿》中的《蘇聯歷史札記》、《美國社會的發展背景》都是難得的好文章,你在書中說,老來讀書,首先想了解三個國家:中國、蘇聯和美國。為什麼有這些想法呢?

周有光 我現在寫的文章,平均每個月發表一篇,有的在大陸,有的在香港。因為年紀大了,沒有事情,別人來看我,說怕耽誤我的時間,我說我的時間不值錢,我現在是“無業遊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