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藉機提出中印邊界問題,要中國接受印度自認為是已經劃定的中印邊界線,特別是要中國接受在中印邊界東段的“麥克馬洪線”。本來在這之前,中國政府就曾向印度政府建議透過協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1956年12月和1957年1月,周總理曾兩度訪問新德里,但都沒有結果。西藏叛亂事件發生後,印度軍隊進入有爭議地區,越過邊界進行騷擾,我方一忍再忍。1959年8月23日,印度巡邏隊越過中印邊界,在中國一側建立哨所。8月25日,這個哨所的印軍向中國軍隊開槍,射擊六小時之後,我軍才還擊。在這次衝突中,印度士兵有一人被打死,一人被打傷。
9月6日,我國外交部召見蘇聯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向他介紹了中印邊界衝突的情況,明白告訴他:這次邊境衝突是印度方面有意挑起的。9月8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會議討論中印邊界問題和周總理給尼赫魯3月22日來信的覆信,決定於9月9日發表這封覆信。信中建議透過友好談判解決邊界問題,在解決問題前維持邊界現狀。
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前後對我國內政外交(3)
不料就在9月8日,蘇共中央致函*中央,對中國方面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做法提出異議,認為中印邊境是山區,難以劃分明確的邊界線,並指責中方在衝突中造成印方人員的傷亡。9日,蘇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安東諾夫約見陳毅副總理兼外長遞交一份準備於10日發表的塔斯社宣告稿。宣告稿寫道:中印邊境衝突是“可悲的”,西方某些集團企圖利用這一事件,在赫魯曉夫訪美前夕使國際局勢複雜化,蘇聯不能不對這次事件表示遺憾。陳毅當即表示希望蘇方暫緩發表這個宣告,指出中印邊境衝突不一定會對赫魯曉夫訪美帶來消極影響。同日,中國政府將周總理8日致尼赫魯信的副本交蘇駐華使館代辦。9日晚上,我外交部長又面告蘇臨時代辦,中國方面已公佈了周恩來總理的信,請蘇政府考慮這封信的態度和立場,不要發表塔斯社宣告,然而蘇方反而將原定10日發表的塔斯社宣告提前於9日(莫斯科時間)發表。蘇聯作為中國的盟國,這是第一次公開不支援中國的立場,向全世界暴露了兩國的分歧。這實際上是赫魯曉夫訪美前夕送給艾森豪威爾的一個見面禮。
赫魯曉夫出席聯合國大會,
提出蘇聯關於全面徹底裁軍宣言草案9月15日至28日,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同艾森豪威爾總統在戴維營舉行會談,發表了兩國首腦會談公報。公報說兩國政府將盡一切努力使全面裁軍問題得到建設性解決,認為一切國際問題不應透過武力而應透過談判和平解決;會談中還就德國問題(包括對德和約)交換意見,在柏林問題上達成一項諒解,恢復談判,以達成一項符合一切有關方面的利益、有利於維護和平的解決辦法。赫魯曉夫在訪美期間發表的宣告中說:“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先生會晤之後,我們的希望更堅定了,因為在同總統會談時,我感到他也像我們一樣在為保障和平而操心。”(見《赫魯曉夫言論》第十三集,第238頁)9月18日,赫魯曉夫出席聯合國大會,把蘇聯關於全面徹底裁軍宣言草案提交大會討論。9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解決裁軍問題的新途徑》,指出赫魯曉夫關於全面徹底裁軍的建議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和平建議,中國人民表示完全支援。9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赫魯曉夫同志訪美的成就》,認為赫魯曉夫這次訪問美國對和緩國際緊張局勢是有益的,並給美國的冷戰勢力以打擊。社論闡明我國政府贊成赫魯曉夫為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所進行的活動和為實現全面徹底裁軍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
赫魯曉夫訪美之後來北京同中國領導人
舉行會談,雙方發生激烈爭論赫魯曉夫訪美之後回到莫斯科,第二天飛到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十週年國慶。毛澤東親自到機場迎接。當天晚上,赫魯曉夫在國慶招待會上發表祝詞,在談到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強大的時候,影射攻擊中國的對外政策,說什麼“這當然絕不是說,既然我們這麼強大就應當用武力去試試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固性,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人民絕不會理解,也絕不會支援想這樣乾的人”。這裡,赫魯曉夫把1958年夏炮轟金門和1959年8月中印邊境衝突事件說成是我們用武力去試試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固性,好像我們要挑起戰爭似的。
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前後對我國內政外交(4)
10月2日,中蘇兩黨舉行正式會談。我方參加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彭真、陳毅、王稼祥同志,蘇方參加的有蘇聯代表團全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