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大臣:“……”
皇上,請你向前兩步,臣等絕對不打死你。
趙小臻雖然時而呆萌,時而瘋癲,時而邪魅狂狷,大多數時候還是正常的!'呵呵……'
改革會試製度事關國策,趙臻沒膽子在這種大事上胡鬧,更不是心血來潮或者臨時起意,他是經過深思熟慮市場調查名師解惑並認真做過筆記噠!第一年改革難免動靜大,但改革範圍真心並不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本來就很擠,趙小臻也不想給這屆學子太大壓力。
本次改革主要圍繞著兩個中心思想,一是提高住宿環境,二是新添三道'人文題'。
雖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但全國學子都能參加的會試,不用玩這麼大吧?忍飢挨餓這種事,還是留給'天降大任'的偉人吧,吾等凡人望其項背就好啦。
其實考生‘蹲號子’傳統由來已久,具體要追溯到千百年前的先人,雖然傳統就是這樣,皇上想仁德一回並非不能通融一下。只是廣大文官難免心裡泛酸,憑什麼俺們忍飢挨餓九死一生的考科舉,輪到這班年輕人就可以高床軟枕享清福?
不平衡!心裡大大的不平衡!豈可修,丟人理由無法說出口!
至於所謂'人文題',主要是考驗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最基本的道德觀,趙臻在文武百官、貧民百姓、販夫走卒中進行問卷調查,禮部官員貪黑起早忙了半個月,最終整理出千道考題。
每個考生任意抽取一套題,一套題內共有三問,每問都是一個小故事,要求每個考生讀完故事後闡述觀點,綜合考量學生的思想品德,待人接物,節操是否完好,三觀有木有碎掉……
趙臻治國,不需要'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更不需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才子’,朝廷取士不僅要學問好,更重要的是人品好。第一次嘗試這種題目,趙臻自己心裡也沒底,為了穩妥起見,決定不將這道題計入試卷總成績,考生可以選擇答或不答,沒有人會強迫你。
只是你答或不答,三道題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皇上親自出新題,自然不是為了陪你逗悶子,剩下的自己琢磨吧~
有權!就是這樣任性!
**********
辛苦忙活了半個月,總算搞定了會試的前期工作,趙小臻毅然決然拋棄了禮部和翰林院,一大早趕到開封府報道,興高采烈拉著展昭去‘巡街’。眼看自家單純的貓咪,被一肚子壞水的胖兔子拐跑了,白老鼠懶洋洋掀起眼皮,慢吞吞地跟上去……
白玉堂的腳步,很符合慢性子特徵,永遠都慢條斯理不疾不徐。自從天氣轉暖,白五爺反倒越來越懶,冰冷的眼神睡眼迷離,一雙桃花眼不知迷暈了多少無知少女!
展昭吃飛醋吃的牙都倒了,趙臻給他出主意——“給白大哥買個紗帽吧!”
注:此處的紗帽只有女款,只有女眷才會帶紗帽。
白玉堂還是那樣懶洋洋,懶得生氣,懶得鬥嘴,懶得教訓小包子,瞪了兩眼不痛不癢,轉個頭就忘記要報復了。趙小臻深知'得了便宜莫賣乖,賣乖必定挨腳踹',避免了一頓‘毒打’……
街上很熱鬧,隨處可見鬥詩賦、對對子和高談闊論的書生,遠遠看去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天南海北的考生群聚汴京城,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尤其是一群年少氣盛的書生。也幸好群聚的都是書生,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氣急了只也會用文言罵人。近期最嚴重的一起鬥毆,是兩個書生用硯臺和筆洗打起來了,兩人隔著桌子彼此攻擊,一個被淋了一身墨汁,一個被潑了滿臉墨水……
三年一次的會試,關係到每個學子的前途和命運,只要不是腦子有大坑的,或者故意搗亂的,爭辯兩句就會各退一步。大家都想息事寧人,誰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因此展昭的工作沒有繼續增加。
汴京城西有老字號的酒樓名喚'太白居',以唐代詩人李太白為名,還有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太白酒'。'太白居'臨湖而建,四季景緻各有不同,每屆會試結束杏榜高掛,總有兵丁敲鑼打鼓來'太白居'賀喜,樓裡狀元榜眼探花出了好幾個,進士及第更是多不勝數。
因此,'太白樓'也叫'狀元樓',聞名遐邇舉國皆知。
'太白居'收藏了全國各地才子的詩詞,就算不是會試的日子,也有無數學子慕名而來,只求欣賞前人佳作。一旦到了會試的日子,太白居更是人滿為患,有些囊中羞澀的學子,寧願和友人合租一間,也要在'太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