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鄰里鄉親,除了幾家高攀不起的大戶人家,其餘的有哪一家不是辛苦度日,哪有什麼餘糧?
袁翌箐坐在海邊,想著心事。
昨晚他看到屋裡的麵缸裡面空得結著蛛網,屋裡就靠著紅薯果腹,當時就眼淚八叉的流個不止。
在這個時候,他才覺得兵站的宣講員們不是講得好,而是講得非常非常的好,講到了他的心窩子裡面去了。
今天早上,三人就來到了成山角燈塔,伍念華給了塔頭吳老頭十五鷹洋,說是三人在這裡吃住半個月。
合計著一天一塊洋錢。
吳老頭一塊塊的咬著明晃晃的光洋,臉上都諂笑成一朵花,自是連聲答應。
整整一天,伍念華,潘霆洲,章明喜三人除了上廁所,都一直呆在塔頂。
而且章明喜還讓袁翌箐一起到漁港買了棉被床板,在塔頂上搭了兩張大床,吃睡都在塔頂。
袁翌箐知道伍念華是南洋人,而且還去過易打理(義大利),抗倭軍裡面的南洋籍軍人都是抗倭軍的‘寶貝’,幾乎都是連級的軍官。
袁翌箐雖然不知道伍念華是什麼‘官兒’,不過想來也不會太低,而且三人手裡都拿著饞人的左輪手槍,還有那個鴿子籠裡面的三隻鴿子。
這一切都讓袁翌箐暗自感覺到,這三人絕對有著很重要的任務。
雖然對於他們三人不給袁翌箐說任務是什麼,讓他不免的有些失落。
不過袁翌箐也暗暗決定了一定要配合好他們完成任務,當一個那些宣講員們說的那種‘光榮而偉大的抗倭軍’。
成山角燈塔,塔頂。
新軍情報一處上尉軍官伍念華放下手裡的望遠鏡,滿意的說道:“這個位置很好,只要經過不可能逃過咱們的視線。”
到下面塔樓內安頓好鴿子的章明喜問道:“剛過的是什麼船,清晰麼?”
“是一艘商船,具體是招商局還是哪裡的,倒是不能完全分明。”
伍念華望見坐在礁石上面的袁翌箐,感嘆的說道:“魯東的百姓過得真苦!”
“算不錯了了,至少還能填飽肚子。”
潘霆洲幽幽的說道:“你還沒見過俺們河南大旱,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餓死絕,逃荒的路上全是死人,吃了觀音土拉不出屎,就用手指一塊一塊的摳出來;不然就會被活活的漲死!”
塔頂上面,三人沉默無聲。
“幸好,現在有了希望!”
章明喜心中難以平靜,就掏出了懷裡的那本《吶喊》,藉著燈塔的火光,低頭仔細的看了起來。
“是呀!”
潘霆洲也是精神一振:“等打跑了日軍,總指揮坐了”
“咳咳!”
似乎是塔上的風大,吹得伍念華猛地咳嗽起來。
於是,潘霆洲也不再說話了。
然而臉上卻閃著一種莫名的光芒。
(窗體頂端
(注:藍鴿系中國著名的高飛系信鴿。藍鴿的體型是臉部較粗大,嘴短眼大身體渾圓,雙腿粗大,兩翼為白色,具有卓越的飛行能力。強壯的鴿子一天可飛行20小時,均速能達到1千米1分鐘的高速,一日之內可飛千里距離。)
東洋,馬關。
有了朝廷的暗寓,加上東洋的持續逼迫,清日兩國間的‘和談’,隨即加快了步子。
西洋歷3月22號,下午4時15分,中日全權大臣在春帆樓舉行第四次談判。
李鴻章以傷勢漸愈,親自參加。
中方參加者還有全權大臣李經方、參贊伍廷芳、馬建忠和羅豐祿。
而日方外相陸奧宗光因為太興奮了,飲酒過多病倒未能參加此次‘和談’。
東洋參加者除全權大臣伊藤博文之外,還有伊東已代治、井上勝之助、中田敬義、陸奧廣吉、原陳政五人。
和談伊此,因為伊藤博文已經知道了大清的底線,所以難得的不是上來就開門見山的逼迫,而是友好的和李鴻章‘拉了一會兒家常’。
伊藤博文盛讚李鴻章和李經方,說其父子二人對清日兩國友好,做出了諸多讓東洋銘記於心的貢獻。
而李鴻章也一再表示,清日兩國一衣帶水,應該是‘親密無間’的關係,對於此次起干戈深表‘痛心’,期望早日達成和談,還兩國於‘既往’。
閒談之後,就開正題,伊藤博文隨即開始耍無賴的變臉,並拿出準備好的改定條款節略,對李鴻章說:“中堂見我此次節略,但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