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瀑布最近的一個海子,有一座棧橋伸入湖心,一座古老的石磨旁,一個藏族少女在洗衣裳。
這海子、淺灘、樹堤、瀑布、棧橋、磨房和洗衣的藏家女子,以及瀑布的轟鳴聲,水流的潺潺聲,磨盤轉動的咯吱聲,構成了一幅極為古樸純美的畫卷,真正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了。
張尋走了半日,終於見到了一個人,有些激動,快步走上前去,禮貌地問道:“姑娘,樹正寨離此還有多遠?”
藏族少女抬起頭,驚異地看著張尋,但不怯生,打著手勢說了幾句藏語,示意自己不懂張尋說的話。張尋剛才根本沒想到藏漢間言語的隔閡,此刻一怔之下,不知該再說些什麼才好。
那個藏族姑娘見狀,伸手朝張尋背後一指,張尋回頭,看見有三、四十幢藏族木樓隱藏於一個山坳之中,顯然是個村寨。寨前有幾十面經幡迎風飄揚,獵獵作響。姑娘手指一幢木樓,示意張尋去那裡。張尋猜測這村便是樹正寨,便謝了姑娘,朝那幢木樓走去。
其時藏民大都住木結構的三層樓房,底層關牲畜,二樓住人,三樓設經堂。藏族以上為“淨”,下為“穢”,認為“靈性”輕妙在下,“形體”重濁在下,所以將神聖的經堂設在第三層。張尋來到那幢樓邊,見一樓皆養著牛羊,二樓關著門,便順著樓梯上了二樓,敲了三下門,門內傳出幾句藏語,張尋不明所以,只能朗聲問道:“在下路過此地,想問一下,這可是樹正寨?”
門內那人“咦”了一聲,隨後用生硬的漢語道:“推開門進來吧,門沒鎖。”張尋推開門,見一個頭發花白的男子席地而坐,另有一個年歲相仿的婦人折腿跪坐著,正在吃飯。
那老人見了張尋,即刻起身,說道:“稀客,真是稀客,你是到我們九寨溝來的?”
張尋剛一坐定,女主人已端來了酥油茶,男主人笑著說:“你們漢人的茶喝著沒味,我們的酥油茶才香美可口呢。哦,這裡就是樹正寨,公子找誰?”
張尋道:“在下姓張,想去懸泉旁的劍巖。朋友說在樹正寨可以問到去劍巖的路,所以就找來了。”
“張公子原來是莊神醫的朋友,那更不是外人了。莊神醫可真神,身上會發出‘氣’來,治好了很多人。我澤仁布秋也受過他的恩惠。莊神醫在劍巖搭了一個草屋,離這兒大約有四十餘里,待會兒我送你去吧。”
張尋想這莊神醫必是莊守嚴無疑,他以內功給人治病,藏民便把他當作神醫了。看來莊守嚴在此地威望極高,一聽說找他,澤仁布秋就願意走四十多里領他去。於是說道:“不必了,謝謝大伯,只要你告訴我怎麼走就行了。”
澤仁布秋頗為得意,說道:“那你就找對人了。我年輕時曾偷偷跑去闖蕩過幾年,後來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兇險,還不如這裡活得舒坦安心,便又回來。這九寨溝中的藏人,只我一人能說漢語。”
張尋這才明白,為什麼那個藏族姑娘要把他指點到這兒來了。
交談之中,澤仁布秋知道張尋還未吃午飯,便讓老伴清燉了一碗牛肉,涼拌了一盤蕨菜,做了十個燒饃,又端上一碗青稞酒,連連讓張尋喝。
張尋很少喝酒,也不喜歡喝酒,但想到藏人好客,若拒絕不喝是很不禮貌的,便端起酒碗,硬著頭皮喝了一口,一喝之下,大為驚奇。這青稞酒的味道竟如醋一般,是酸的。張尋思想上沒有準備,酒喝到喉嚨口,喉嚨受到刺激,猛地咳嗽起來,心想,青稞酒的味道這般古怪,只喝一口就足以讓人終生難忘了。
第二章 上路(16)
澤仁布秋見狀哈哈大笑,說道:“張公子,這酒不能喝的話就放一邊吧。來,吃燒饃,牛肉,還有這蕨菜,是我們九寨溝人最喜歡吃的菜,也是我們招待客人的上等菜。”
張尋走了半日,早已餓極,又知澤仁布秋是真誠待客,便毫不推讓,把桌上的食物全部掃進了肚皮,
吃完飯,想到還有四十里山路要趕,張尋問清路線便告別澤仁布秋夫妻,謝絕了他們執意要領路的好意,大步流星,往劍巖而去。張尋一路上行,在一個大瀑布前遇到了一條岔道。澤仁布秋告訴過他這個瀑布叫諾日朗,“諾日朗”在藏語中是男神的意思,標誌著偉岸高大。而瀑布確實壯麗雄偉,寬近一百丈,巨大的水流順二十多米高的懸壁迭成洋洋大觀。瀑布頂部平整如削,南段水勢浩大,急流直下,如銀河飛瀉,天幕垂落,水聲隆隆,如戰鼓齊鳴;北段清流涓涓,素練漂零,聲似怨笛幽箏,婉轉低徊。只可惜張尋一心想在天黑前趕到劍巖,已不能如上午那般細細觀賞了。只是按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