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樣的權威。13世紀以後,羅馬法幫助日耳曼人找回了公共權力,成了王權抗衡教權的有力武器。
十二、教會至上與文藝復興(2)
教會至上
5…10世紀的西歐,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幾乎是當時唯一受過教育的人,基督教神學將哲學、政治學、法學等納入到神學體系之內。神學統攝了一切。政治思想也只能以神學表現出來,這是中世紀政治思想的特點。
基督教認為,世俗國家只是在教會之旁或教會之下負責低等事務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是由教會控制的。日耳曼人一直沒有公共權力的觀念,當時也沒有能力組建官僚系統來控制國家,所謂的國家權力也因為分封制度而呈現出私人關係,以及等級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基督教教會乘機抓住了世俗國家的權杖,成了壓倒一切的絕對權威,而基督教文化也成了中世紀民眾唯一的精神支柱。
教權與政權因此成了中世紀的兩個權力體系。其初,教會只是想使其信徒擺脫封建王室的統治,11…13世紀的“教皇革命”使教會獲得了自己的自由,不再受世俗權力的支配,教皇也獲得了各國教會的最高管轄權。而且,教皇革命還產生了一種新的王權觀念,國王不再是教會的最高首腦。――神聖王權的時代隨之終結。教皇成了最高的權威,而皇帝或國王只是世俗的統治者,維持各自王國的安定就是他們的分內事。社會權力體系據此分化為教權(精神權力)和王權(世俗權力)。
教權和王權從此有了各自的職責以及權力範圍。國家負責臣民的世俗物質生活,以強制力量保持社會的穩定和正義,使人民得到世俗的幸福;而教會則負責信徒的精神生活與宗教生活,以精神權威指導信徒的靈魂,使其得到天堂的幸福。不過,現實中的教權與王權總是重疊的,何況任何一種權力都有無限膨脹的本性。因此,王權與教權之間的爭鬥就貫穿了中世紀的千年風雲。
教權至上最早是由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提出來的。反對國家干預教會事務,維護教會獨立,教權派利用偽造的歷代教皇和宗教會議的抄本為教皇權力辯護,並以羅馬皇帝君士但丁遷都君士但丁堡時簽署的檔案(將舊羅馬以及西方所有領土贈予教皇)作為教皇在整個西方社會享有最高世俗權力的法律依據。一直到了11世紀末期,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運用教皇的精神權力宣佈破門令,將德意志帝國皇帝亨利四世開除教籍,廢黜其皇位,迫使其屈服。
格里高利七世系統地闡述了教權至上理論,確定了教會高於國家的原則,認為其權力直接來自於上帝,教皇不僅在教會內部事務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地位也超過了任何世俗的國王和皇帝,教會從未犯過錯誤,也永遠不會犯錯誤。掌管羅馬教會最高權力的教皇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神聖的。他擁有審判所有人的權力,而不受任何人的審判。他指責所有執掌世俗權力的人都是在背信棄義、搶劫、兇殺和罪惡的驅使下以暴力取得的,是違背了上帝的意旨的,所以教皇有權廢黜違抗教會的君主。他甚至將教皇權力比作是太陽,皇帝權力不過是月亮,皇帝的權力來自於教皇的賞賜。――這是聞名於中世紀的“日月論”。後來的教皇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把教皇的權力推崇到了極點,自稱“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大肆插手各國事務,將各國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而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在位)則釋出通諭,規定教會權力高於一切世俗權力,並以“兩劍論”(精神權力與世俗權力)著稱於世。
教皇聲嘶力竭恐嚇世俗社會之時,實際上也是雙方激烈拼殺之日。13世紀,基督教抵達鼎盛後開始走向衰落。此時,失傳了近700年的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從阿拉伯人的手裡傳回了歐洲。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從維護教會權威的角度吸收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論證教權高於俗權,維護基督教的神權統治。他認為,世俗社會服從教會是上帝的安排;限制或廢黜暴君的權力屬於教會,而不是人民。所以,只有上帝和上帝在塵世的代表――羅馬教皇才能感化、限制乃至廢黜暴君。
然而,即使這樣煞費苦心的辯護,也難以使教會逃脫它本身的宿命,與基督教如影隨形的異端運動一直要求恢復基督教的本來面目,認為教會佔有財產是違反上帝意旨,也沒有權力向人民徵收或豁免稅務;尊重上帝是完全自由的,不需要服從任何權威和教義,也不需要教會和教皇做中介人……異端運動最終導致了15…16世紀的宗教革命,教會也終於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