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個“持續性”的評判。
巴菲特自己是怎麼來判斷持續性的呢?在這裡,他依然堅持他的一貫原則:只投資自己能夠了解的企業。這樣,許多處於迅速發展、不斷變化中的行業和公司就都被他排除在外了。他的觀點是,“一道需要不斷重複開挖的護城河,最終根本就等於沒有護城河。”
除此以外,巴菲特雖然非常讚賞明星經理人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可是他又特別擔心這一點。他說,任何一個令競爭對手感到恐懼的明星經理人,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可是如果一個企業只能依靠這位明星經理人才能創造出巨大業績來,那麼這個企業也就稱不上是好企業。就好比有一家合夥型醫療機構,如果這家醫院的經營業績非常好,可是經營收入的來源主要是因為該醫院有一個當地最好的外科醫生,那麼這家醫院依然是非常危險的。
對於這家醫院來說,這位著名外科醫生就是一條經濟護城河,可是如果外科醫生一跳槽,這條經濟護城河馬上就消失了。所以,巴菲特不會投資這樣的股票,而會尋找那些在穩定行業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覺得這樣的投資物件其經濟護城河比較可靠,不用年年去修。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學會怎樣考察經濟護城河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注重它的永續性。當初他購買伯克希爾紡織公司這家菸蒂型企業,就是因為沒有經濟護城河最終導致倒閉,從中得到了慘痛的教訓。
成本過高往往是災難的先兆
美國航空的營收受到毫無節制的激烈價格競爭而大幅下滑的同時,其成本結構卻仍舊停留在從前管制時代的高檔。這樣的高成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