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試一試?”)。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現身說法】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不準備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買。因為投資者要想戰勝機構主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比耐性,做長期投資。你拖得起,機構主力可拖不起。如果要比快進快出,你未必是它們的對手。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88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理念決定了它希望它的投資者也能抱有長期投資的決心,而不是在買入股票時就已經做好了什麼時候賣出股票的準備。他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有些上市公司會希望股票交易量越大越好,這不是明擺著要讓公司股東組合變來變去嗎?他說,有誰聽說因為最近一個時期基督教沒什麼“搞頭”,原來信基督教的那些人下個禮拜就去信佛教的?
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說,投資者只有堅持長期投資才能和機構主力比耐性。要知道,在中國股市中,個人投資者是很懼怕機構主力的,有些個人投資者甚至唯機構主力的馬首是瞻,千方百計打聽的小道訊息也主要是機構主力什麼時間進貨、出貨了,是哪家機構主力?
而巴菲特的觀點是,個人投資者完全不必打聽是不是真的有所謂機構主力,或者機構主力的股票操作策略。如果股市中根本不存在所謂機構主力,那麼這種打聽就完全是捕風捉影;如果真的有這種所謂機構主力存在,那你只要掌握長期投資這一法寶,就能輕鬆戰勝它們。
這頗有一點像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在股票投資中,訊息靈通、動作迅速的機構主力當然是兔子,而那些面廣量大的個人投資者則是一隻只小烏龜了。烏龜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和兔子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