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發生狀況,從而導致債券價格大大低於其內在價值。而伯克希爾公司當機立斷投入其中,等這些公司將來度過了最困難時期,這些投資也就得到應有的獲利回報了。
所以讀者容易看到,伯克希爾公司投資垃圾債券的策略是“少而精”,並不是經常在這樣做,否則總有一天要發生虧損,這是普通投資者學不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當時在水果織機公司(Fruit of the Loom)宣佈破產時,伯克希爾公司就以差不多面額一半的價格買入該公司的債券和銀行債權。要知道,這起破產案非常特殊,主要表現在該公司雖然宣佈破產保護了,可這時候並沒有停止支付有擔保債券的利息,這樣就使得伯克希爾公司依然能夠得到每年15%的收益。目前(2001年)伯克希爾公司依然擁有該公司10%的有擔保債權,最終很可能會收回相當於面額70%左右的本金。
不難看出,巴菲特的做法確實和普通投資者的行為不同。即使從本金為面額的50%到最後以面額70%左右回收,這筆投資就已經獲得了40%的獲利回報。這還沒有包括每年15%左右的利息在內,加上這筆收入後,伯克希爾公司的獲利回報會更可觀。
另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伯克希爾公司2000年末開始陸續購進FINOVA公司債權。當時這家財務金融公司發生了一點問題,流通在外總額高達110億美元的債券價格已經下跌到面額的2/3左右,伯克希爾公司就以這個價格買入其中約13%的債權。
當時巴菲特的估計是,該公司凶多吉少、難逃破產命運,但即使如此,該公司的淨資產仍然擺在那裡。如果該公司真的破產了,伯克希爾公司從中回收的資金也會超過這2/3面額的水平。也就是說,即使發生了最壞的情形,這時候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依然是能獲利的。
與普通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不同的是,伯克希爾公司由於動不動就取得被收購公司的控股權,所以在這方面會有一些普通投資者不具備的話語權,最後會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回報的高低。
例如,當2001年初確認FINOVA公司正式破產時,伯克希爾公司聯合另一家公司向FINOVA公司提出了一項解決方案。簡單地說就是,每一位債權人都可以拿到相當於面額70%的現金和利息,其餘的30%則按照的年利率開出分期應付票據。有人要問,既然FINOVA公司破產了,哪裡還會有錢付這70%本息呢?確實如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伯克希爾公司和上面所說的那家公司專門組建了一家新公司借錢給FINOVA公司發放上述款項,然後由伯克希爾公司出面進行擔保。
簡單地說,透過如此這般運作,伯克希爾公司利用自己大股東的身份三下兩下就保住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是普通投資者做不到的。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無論股價如何波動,真正應當關心的是其內在價值。即使股價處於高位,但只要大大低於內在價值依然可以投資;相反,即是股價處於低位,但如果已經高於內在價值也就不值得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