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球原本是一樣的
出國之前,我一直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那裡的土地、樹木、河流這些最原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樣?
飛機從上海起飛後旋窗一直關著,直到進入芝加哥領空才有人開啟窗子。我伸頭往下一看,大地呀,好象跟中國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出了納什維爾機場,我發現除了到處是英文指示牌以外,道路、路兩旁的樹木、草坪和汽車跟中國幾乎一樣。
“中國是跟美國學的”,接我的黃教授說。
納什維爾這座城市,除了很乾淨和人口稀少外,論規模跟安徽的全椒或風臺縣差不多。經常穿行於這裡的樓房、店鋪和街道之間,其情其景還真是以為自己在中國。20年前有人告訴我他在美國轉了半個月,鼻孔裡沒灰,鞋子不用擦,還有點難予理解。這回自己來了,相信了。我從國內帶來一雙新白色運動鞋,跑了3個月的步,鞋子還像新的一樣。原來美國人不用掃帚而是用吹風機掃地,更重要的是美國沒有工地、拉土車和裸露的土地。相信再過20年,中國該建的樓房也建好了,草坪也長滿了,我們的空氣質量也會像今天的美國一樣乾淨和清新。
在美國一間低矮房子的牆上寫著標明建築年代的1907,在另一幢大樓的牆腳寫著1994。在百老匯大街,有一幢老火車站建築群,新火車站建好後,就把她作為文物保留了下來。據說在1930年代,美國遭遇經濟蕭條,政府出資建設納什維爾的高速公路等基本建設,80年來一直是現在這個樣子。美國人建一幢房子,需要真正的規劃,建好以後就再也不會輕易地拆除她。而我們呢?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建好沒幾年的大樓,說炸就炸了。因為地皮增值了。
“炸了,建一座更高更現代化的新樓,白送還有賺頭”,當官的和開發商如是說。
我們算的是小圈子裡的經濟帳,可中華民族呢?陷入了無休止的浪費、高耗、汙染和資源逐漸短缺的境地中。
因此,我懂得了地球原本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文化使他們的居住地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美國的國土跟中國差不多(美國 9;631;418對中國 9;602;716平方公里),中國人口卻是美國的4倍多,且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寧夏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區不能住人,大量的人口擁擠在中南部地區。而美國是被上帝親吻過的地方,在任何地方都適宜人類居住。在金秋十月你到美國,沒有必要專程去看什麼山,從東到西看到的都是毛澤東的詩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相比之下,中國必須實行更為堅決的“人口控制”政策,富人也沒有理由比窮人多生孩子。他們有花不完的錢,應該投向公益和慈善事業。
如果地球真的是在轉動的話,那她一定是連大氣一起轉的。否則,我們白天搞的汙染,晚上就到了美國人的家裡。上帝是公平的,誰汙染,誰享受!
美國人的文明與和諧
在美國,“Thank you”,“How are you doing”是天天不離口,時時都要說。剛來的中國人會有所不習慣。見到人,自然要問好,別人順便為你開了一下門,買完東西付了帳,搭乘汽車到了站等等,都要說謝謝。汽車永遠讓行人,每到路口他們總是停車在方向盤後面向我擺手,讓我先行。最讓我生氣的一次是我離交叉路口還有十米的地方一輛汽車就停了下來,非讓我先過去不可。記得在合肥,一箇中年婦女把交叉路口當作她們家的後花園,她哪是在闖紅燈,而是從一個路口斜插到對面的路口,所有的汽車都向她行注目禮。
“這混蛋”,我脫口而出。
“你總自持是高尚的人,為什麼總要以惡治惡呢?”,開車的夫人責怪道。
這回我明白了,也許夫人是對的。可惡的現代化程序打破了那女人原本安寧的生活,讓她出行不方便。先富的人們,你們原諒他們吧!
在美國旅行,從西到東在任何公共場所,我從未見到過有人爭執。每個人都樂呵呵的,經常聽到人開懷大笑。人要是貧窮、憂傷、壓抑、病痛,縱然是笑不出來的。在校園、馬路和房頂,你經常能看見地松鼠悠閒地在你身邊覓食、玩耍。最讓你不相信的是連那麻雀也膽敢在我身邊竄來竄去。我想要是在中國,還要大人動手嗎?小孩子也把它們給解決了。
在美國不同的州,汽車的車牌是有不同規定的。一開始,看到很多沒有車牌(只是沒有前車牌)的汽車停在那裡,我還以為自己到了二手車市場了呢!在田那西,汽車居然沒有前車牌,而後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