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都禁不住呆了一呆,何況她又哀哀求合,像是一枝帶雨的梨花,更為悽楚動人。那些軍士,手中都拿著明晃晃的兵刃,卻不知怎的,都不忍斬將下去,給虢國夫人駕車的家丁,連忙揮動馬鞭,趕著馬車逃出包圍。
不過,虢國夫人也只是暫時倖免於難,她逃出馬嵬驛之後。
找不到食物,餓了幾天,形容憔悴,終於在逃到陳倉縣的時候,仍然被縣令薛景仙率吏民追捕著,將她殺了。這是題外之話,不必細表。
且說這時亂軍四起,已如野火燎原,群情洶湧,難以阻歇,後面的軍士見前面的軍士放走了虢國夫人,都在大罵,又有人叫道:“斬革除根,這小狐狸也還罷了,楊貴妃這騷狐卻是非殺不可!”此言一出,群相附和,喊聲震天,此時示已無須再有人率領。
軍士們已把那座暫作“行宮”的古廟重重圍著,大叫大嚷,要玄宗皇帝即刻殺楊貴妃。
玄宗聽得兵變,哪敢出來?忙叫龍虎大將軍陳元禮出去,用好言安慰眾軍,令各收隊。陳元禮出去道:“你等已把楊國忠殺了,為何還聚而不散,有驚聖駕?”也不知是誰作出了四句歌辭,在亂軍中傳開,眾軍士一齊唱道:“反賊雖殺,賊根猶存,不除賊根,何得安心?”陳元禮只得回去,據實奏道:“眾人之意,以國忠既誅,貴妃不宜復侍至尊,伏候聖斷!”
玄宗大驚失色,涕泣言道:“妃子深居官中,國忠即謀反,與她何干?朕如今已是顛沛流離,只有妃子一人在我身邊,也只有她一人能解朕意,你叫朕如何捨得她去?”
陳元禮一時不敢答話。卻睜起眼睛,向玄宗身邊的高力土掃了一眼。這高力士是最得寵的太監,平時對楊貴妃奉承得無微不至,這時聽得軍士們的喧鬧喊殺之聲,生怕軍士們把他當作貴妃一黨,也要把他殺了,這時見陳元禮以目示意,心頭一震,只得跪下去奏道:“貴妃誠無罪,但眾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猶在皇上左右,豈能自安?願皇上深思之,將士安則聖躬方萬安。”京兆司錄韋愕也跪奏道:“眾怒難犯,安危在頃刻間,皇上不捨貴妃,只恐將士要舍皇上,願陛下割恩忍憂,以寧國家。”玄宗默然點頭,尚未言語,已聽得珠簾後面楊貴妃的哭聲。
只聽得楊貴妃哭道:“你們的話我都聽見了,願陛下保重,毋以賤妾為念。”玄宗神色慘然,揮了揮手,陳元禮諸人都不敢再說一句,悄悄的一個個溜出去。
玄宗見了貴妃,一句話也說不出口,楊貴妃還存著萬一之想,嗚咽說道:“三郎(玄宗排行第三),你還記得那年七月七日,夜半無人,咱們在長生殿所說的話嗎?”玄宗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妃子,朕是但願生生世世都和你作夫婦的啊,唉——”門外軍士喧譁之聲更甚,玄宗面色如死,眼淚已流不出來,“唉”了一聲之後,再也說不下去了。楊貴妃知道已經絕望,涕泣言道:“為了陛下的江山,臣妾情願任由陛下處置,只求乞個全屍!”玄宗也哭道:“願仗佛力,使妃子善地受生。”回頭叫道:“高力士,來!”取過一匹白綾,擲給高力土道:“你帶貴妃至佛堂後面,代朕送貴妃上升仙界。”佛堂後面有一棵樹,高力士奉上白綾,楊貴妃便自縊在這棵樹下,死時年三十有八。後來詩人白居易有一首《長恨歌》,寫楊貴妃與玄宗之事,其中一段雲:“九重城閾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所詠的便是馬嵬驛當日之事。
玄宗在佛堂側邊的廊下獨自徘徊,眾人盡都回避了,他不敢去看楊貴妃臨死的情形,但又不忍離開。不久,只聽得樹葉籟籟的搖落聲,想是為了楊貴妃臨終的掙扎;不久,又聽得叮的一聲,想是楊貴妃頭上的玉簪已掉了下來。玄宗掩面長嘆,但哀痛之中,卻又忽地似有輕鬆之感。門外的亂軍大約已經知道了訊息,喧譁之聲已漸漸減弱了。不錯,他最心愛的妃子是死了,但他本身所遭受的威協也消滅了。
玄宗但感一片茫然,也不知是悲是喜,忽地有一個人影從黑暗的角落裡出來,卜通跪倒,低聲說道:“陛下節哀,奴才有事稟奏……”玄宗怒道:“滾開,任是什麼事情朕也不理了。”他只道是那個太監,一看卻原來是個戎裝佩劍的軍官。
玄宗大吃一驚,道:“你,你來這裡作什麼?”這時他才看清楚了是字文通,只道宇文通亦已參加了兵變,又復問道:“朕已把貴妃處死了,難道軍士們還不肯饒過朕麼?”宇文通道:“陛下可想為貴妃報仇麼?”玄宗連連搖手,繼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