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酩酊大醉,此時客人再求他作畫,無有不依。等到次日酒醒之後,便拍著腦殼直呼上當,決心不再飲酒。然而發誓歸發誓,下次見了好酒,依舊喝醉了便畫。好在這類文人墨客不為賺錢,只好收藏。然有做官者求之,便百般推脫,實在躲不過,便裝模作樣擺開畫具,大呼著拿酒來,吃醉了便吐,口中還會胡亂嚷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求畫者啼笑皆非,只好空手而歸。為此,大舅得罪了不少達官顯貴,不過他一介書生處士,別人也拿他無奈。
大舅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從不以“某某大師門人”自居,劉海粟先生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曾親筆提字贈他以照片,他藏而不以示人。浙江美術學院曾邀聘他赴杭任教,連信都未復。他的一位相知琴友離內地遠赴邊疆,他盤坐江邊岩石上,面對滾滾東逝水,彈奏一曲陽關三疊為之紀別,然後摔琴斷絃,從此不再撫琴,猶伯子牙與鍾子期再現,名士風範可見一斑。
我與大舅一生中只有過一次相見。那是1987年的春天,大舅來到山東,在我家中小住。當時他已近8旬,早已金盆洗手,封筆多年。陪同前來的大表姐在一旁為我暗中出主意道,欲想老頭作畫,必先灌之。於是我們弟兄幾個飯間拼命勸酒,乘他興起,擺上宣紙。大舅那日喝得高興,接連為我兄弟四人畫了幾幅。聽說我年少時曾學畫十年,連聲呼之可惜,道:“若早知我有一外甥學畫,我也收一關門弟子。”當得知我現在黨政機關工作時,略一思索,為我畫了一朵清雋的荷花,又在旁題字道:“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傷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我心中明白,大舅是以花喻理,教我如何做人。
我始終不解的是,似大舅這樣一生視名利如糞土,以作畫與飲酒為伴的從容瀟灑、心境平和是從何而來。古之哲人隱於山林或隱於詩酒,皆是失意之後所為。或許大舅如姥爺一樣年青時也曾有過慨然之志,但隨之而來的國難亂離及此後的種種折騰,終於使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從藝術與美酒中尋求滿意、寄託與快樂?
有人說,淡泊是一種理智;是一種深邃;是感悟人生後的一種大智;是經受挫折後的一種持重;是從痛苦到昇華的修煉過程;是人格與品行的至高境界。古人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言甚是,但這名山靈水的定義之中,畢竟附加了“仙”與“龍”的條件,然後才能得名顯靈,由此可見,若無“仙”和“龍”,仍無法顯示山水本身的“高”和“深”。這就不如佛家玄機參透,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不象山,看山又似山,隨你看山者怎麼看,山便是原來的山,根本無求別人的挑剔和讚美,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我時常在想,大舅這一生就猶如那普通的山,普通的水,不顯山不露水,天工造化,江山不俗,物豐無塵,一任本色,由你怎麼看都行,可以“我看青山多嫵媚”,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那是遊人的感慨,與山無涉。這種淡泊名利、只重氣節的遠古遺風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多見。做人如斯真的非常不易。
大舅是以年近9旬的高齡離世的,身後沒有給子女留下片楮隻字作品,真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令人感嘆不已。
大凡近世有成就的書畫家,一般分為兩類,一種生前保留大量作品,準備身後建立紀念館,以傳後世;另一種與生俱來,徜徉自放,不為役使,不為名累,仿禪家之不立文字。大舅顯然屬於後一種。至於哪一種人生觀更應提倡,應該是個人喜好,悉聽尊便,旁人沒有理由厚此薄彼,揚彼抑此。但我是更尊重大舅的這種做人準則。人生一世,能夠富於傳奇個性與爛漫色彩,蘭氣息,玉精神,不戀紅塵,只留清白,最為難得。
聖人云:率性之謂道。我想,這正是大舅的人生寫照。。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二 出走
母親與大舅有著很深的兄妹之情。八年抗戰的逃難期間,母親一直跟隨在大舅身邊讀完了初中、高中。上世紀五十年代,大舅子女八個尚小,生活非常拮据,母親當時是部隊軍官,工資頗高,於是毫不猶豫承擔了資助我表姐讀大學的任務。大舅唯一到我家的那次,母親異常興奮,出去遊玩時,上下車都摻扶著老哥哥的胳膊,吃飯時不停地向大舅碗中夾菜。這是我所見到母親少有的親情流露。
其實母親和我大舅在性格上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樣是對目標有著執著的追求,同樣是對名利視如糞土,同樣是有著一顆桀驁不馴的心。寧可孤芳自賞,守身如玉,也絕不趨炎附勢,攀龍附鳳,更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