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柳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賦全部減為三十抽一,而那些只有五畝一丁的農戶,則可以免賦。”
“大人,你不是在說笑吧。”常熟縣令再一次跳了起來道。
如果誰增加賦稅他們倒是可以理解,什麼時候,聽說過減免賦稅了,更別說,這減免的力度是那麼大,讓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如果真如這位知府大人所說的,這麼大規模的減免賦稅,朝廷的錢糧從哪裡來,他們怎麼跟朝廷交代。
知府大人不會是昨夜沒睡醒,還在做夢吧。
蘇州府同知覺得自己現在不能不站出來了,任憑這個新任的知府大人再搞下去,傳出去,還不知會出怎樣的亂子呢?
他今年已經六十多了,原本指望幹完這一任,就回家抱孫子去呢,卻沒想到,朝廷卻派了這樣一個上官過來。
“大人,您愛民如子沒有錯,可如果咱們繳納不夠上京的糧食,朝廷到時責怪,大人您可要——”
“周同知先坐下,本官話還沒說完呢,諸位都知道,我們蘇州的絲綢是天下聞名的,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絲綢,許多人都在家裡種了很多桑樹,佔用了大量的用地,所以,本官決定,以後凡是種植桑樹的,稅則改為十抽三的稅法,還可以用蠶絲交稅,這樣一來,勢必有人不願繳納高額的桑蠶稅,重新開始種植糧食,那我們要上交的糧食不就有了。
當然,本官知道,許多人一定認為本官在說笑話,這個想法根本是行不通的,而且,還膽大包天,敢拿賦稅開刀,分明是老壽公上吊,活夠了。
可本官要告訴你們的是,本官絕對不是在開玩笑,朝廷的確要的是糧食,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算有再多的銀子,是沒用,可要是本官能夠想法子變出更多的糧食呢?
你們可能還要說,減免種糧的小門小戶,可能會使這些人對本官感恩戴德,可卻得罪了那些種桑的大戶,這些人都是朝中有人,家有良田萬頃,如果本官將桑蠶稅提那麼高,這些人一年交稅就要上千兩,沒有人願意主動從自家口袋裡掏出這麼一大筆銀子來。
要是到時這些人不滿,可不是好玩的,本官可能會因此丟了烏紗帽,對嗎?”
蘇州府這些屬官們聞言,許多都在心中翻白眼,知府大人既然這些道理你都懂,那還發什麼瘋?還要拖他們下水!
“不過,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你們回去仔細想想,還有,這新政的具體措施,本官已經制定完畢,回頭你們每人領一份回去,然各縣遵照辦理,貼出公告,公告蘇州府,至於那些對新政有意見的,讓他們直接來找本府。”
這些人既然勸阻不了柳折眉,又大多是人精,咀嚼過柳折眉最後說的那句話,什麼叫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難不成,這是聖上或者太子殿下的意思?
這麼一想,似乎也只有那兩位有資格調整賦稅,莫非,這個柳直就是個試水的。
可別說,這天下聰明人不少,許多人都有了這等聯想,這個計策,也是秦韻當初教給柳折眉的。
只要能為朝廷增加賦稅,又不引起大的反彈,就算弘治帝知道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秦韻就借了眾人這種心理。
當然,她還是讓朱厚照那熊孩子在自己的父皇面前提了一句,報備了一下,
可想而知,柳折眉的新政一出臺,整個蘇州府就譁然,接下來的半年內,就是柳折眉和當地豪族的一場戰爭。
其實,歸根結底,用秦韻的話來說,就是一場經濟戰爭。
現代的人都知道,有時商品生產的越來越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引發經濟危機和價格戰爭。
開始,那些種桑的大戶們可能在最初的一兩年內,賺了許多錢,可當大多數人都開始種桑養蠶而大明朝的經濟一向還是以內需為主,對外經濟是不被允許的。
時間一長,當供過於求時,必然要引起經濟危機,商家為了將自己的商品賣出去,必然要開始降價,那麼,時間一長,就算那些大的豪族能挺住,那些小門小戶的必然要破產。
前些年蠶絲一斤可以買到二兩銀子的高價,可現在卻只有五六錢銀子,基本上已經不賺什麼錢了,這樣下去,對誰都沒好處。
如果蠶絲繼續降價下去,不但賣不出去,那後果同樣是嚴重的。
這些豪族士紳們,就沒幾個愚蠢的,他們明白,柳折眉的新政,就是為了不讓所有的人都一股腦去種桑,一旦種桑的稅提高那麼多,一般的小戶人家和中小地主,他們就那麼點地,冒不起破產的風險,只能選擇種糧,這樣可以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