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在分界、加力地區打了一個漂亮的預期遭遇戰,又殲敵兩個半旅。
蘇中戰役,七戰七捷,成為當時一件震撼中國大地的大事。黨中央和毛澤東都立即給予了高度評價。延安總部發言人評論這次勝利加上中原突圍、定陶戰役時,稱“這三個勝利,對於整個解放區的南線戰線起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局面是定下來了”。並稱贊:“粟裕將軍的歷史,就是一部為民族與人民解放艱苦奮鬥的歷史。今天,粟裕將軍成了蘇皖軍民勝利的旗幟”。毛澤東親擬電文,向各野戰軍通報蘇中作戰的經驗,接著又把此次戰役作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範例通報全軍各部隊。
當時,部隊中流行著一首動人的歌曲,歌詞中有這樣兩句話:“……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這首戰士喜愛的歌曲,在部隊中流傳了很久,很久!
第十章戰宿北掃魯南萊蕪傳捷報1946年,國民黨軍隊四處出擊。
粟裕率華中野戰軍主力在蘇中七戰七捷,蔣軍從南面攻佔兩淮的企圖遭到慘敗,但仍從難北迂迴。9 月19日,華野為儲存有生力量,主動撤出兩淮。
兩淮,是華中的首府,放棄兩淮是一件大事。當時正值偽國大召開前夕,敵人得意忘形,大吹大擂。張靈甫大張旗鼓慶祝“勝利”,蔣介石和他的總參謀長陳誠等也大造輿論,通電對張靈甫“備極嘉獎”,吹噓“蘇北戰事己近尾聲”等等。
就在蔣介石、陳誠躊躇滿志地炫耀他們“攻佔兩淮大捷”的一片狂歡聲中,9 月25日,粟裕冷靜地對新華社記者說:“我軍的撤出兩淮,絕對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對蔣軍大規模殲滅戰的開始……我們所進行的運動戰,勝敗不決定於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決定於有生力量的消長……侵入淮陰、淮安的蔣軍,終必被殲滅在這些土地上的。”
粟裕的這些話,不久被歷史的發展所驗證。
10月19日,粟裕、譚震林率華野一師、六師、九縱和十縱以及中原突圍到達華中的皮定均旅,在蘇北漣水阻擊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三個旅和二十八師一個旅,激戰十天十夜,殲敵九千餘人,擊落敵機一架,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12月3 日,驕橫一時的張靈甫又指揮所部及桂系七軍一部,再犯漣水。華野六師和淮南獨立六旅,在粟裕指揮下,採取節節阻擊的戰術,苦戰兩週,殲敵四千餘人,於16日晚主動撤出戰鬥。兩次漣水保衛戰,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保證華中野戰軍順利轉移。
這時,華中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是南北兩線敵軍,對華中軍區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另一方面則是我華中、山東兩大野戰軍靠攏,兵力更加集中。
為了改變華中局勢,粟裕與華中分局的幾個同志聯名建議中央軍委:以集中華中、山東兩個野戰軍攻下宿遷,得手後再向西擴張戰果……。並提出華野、山野合並建議。
毛澤東得到這個建議,高興地對朱德說:“粟裕這個同志主意多嘛,你看他又給我們出點子了。”說完,把電報遞給了朱德。
朱德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對主席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呀,我們要多幾個粟裕就好了!”
不久,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給陳毅發來電報,明確指示山東、華中兩個野戰軍會合後,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
從此,粟裕挑起了華東戰役指揮的重擔。
1946年11月,蔣記“國民大會”的醜劇,在一片鬼哭狼嚎中開幕了。
粟裕在電訊中得知了這個早在意料中的訊息,對譚震林說:“蔣介石走的淨是臭棋!他想用這一著來孤立我們黨,其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不過,當前他正在勢頭上,隨著政治上的倒行逆施,軍事上肯定會有新的冒險。我們要密切注意敵人的動向,準備消滅更多的敵人,打更大的勝仗。”果然,不久我們就偵察到,蔣介石為了配合偽“國大”的召開,對華東戰場策劃了一個所謂“迅速解決蘇北戰事”的作戰計劃,以二十五個旅和一個快速縱隊的兵力,由東臺、淮陰、宿遷、峰縣等地分四路,同時迸犯我鹽阜、淮海、魯南地區,妄圖佔領蘇北和魯南,迫使我軍由隴海路以南北撤,在山東解放區同我決戰。
面對四路敵人的瘋狂進攻,陳毅、粟裕、譚震林經縝密研究,都認為先打宿遷東進的一路。但目前華野阻擊該路敵人的兵力單薄。為此, 12 月8 日正在鹽城前線的粟裕與譚震林聯名建議陳毅率山野主力迅速南下參戰。
12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