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尚可考慮為退休後的第二事業做準備。
6、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閒、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採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採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並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於“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只是憑一時之間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少成多”、“錢滾錢”地逐漸累積,平穩妥當的生涯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於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下安定、有保障、高品質的基礎。
觀念三:拒絕各種### 不良投資理財習慣可能會使你兩手空空
每個月領薪日是上班族最期盼的日子,可能要購置家庭用品,或是購買早就看中的一套服飾,或是與朋友約好去上一份“人情”……,各種生活花費都在等著每個月的薪水進賬。
在我們身邊不時地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固定而常見的收入不多,花起錢來每個都有“大腕”氣勢,身穿名牌服飾,皮夾裡現金不能少,信用卡也有厚厚一疊,隨便一張刷個兩下子,獲得的虛榮滿足勝於消費時的快樂。
月頭領薪水時,錢就像過節似的大肆花,月尾時再苦嘰嘰地一邊縮衣節食,一邊再盼望下個月的領薪日快點到,這是許多上班族的寫照,尤其是初入社會經濟剛獨立的年輕人,往往最無法抗拒消費商品的###,也有許多人是以金錢(消費能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是補償心理某方面的不足,這就使得自己對金錢的支配力不能完全掌握了。
面對這個消費的社會,要拒絕###當然不是那麼容易,要對自己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具有完全的掌控權就要先從改變理財習慣下手。“先消費再儲蓄”是一般人易犯的理財習慣錯誤,許多人生活常感左入右出、入不敷出,就是因為你的“消費”是在前頭,沒有儲蓄的觀念。或是認為“先花了,剩下再說”,往往低估自己的消費慾及零零星星的日常開支。對中國許多的老百姓來說,要養成“先儲蓄再消費”的習慣才是正確的理財法,實行自我約束,每月在領到薪水時,先把一筆儲蓄金存入銀行(如零存整取定存)或購買一些小額國債、基金,“先下手為強”,存了錢再說,這樣一方面可控制每月預算,以防超支,另一方面又能逐漸養成節儉的習慣,改變自己的消費觀甚至價值觀,以追求精神的充實,不再為虛榮浮躁的外表所惑。這種“強迫儲蓄”的方式也是積攢理財資金的起步,生活要有保障就要完全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不僅要“瞻前”也要“顧後”,讓“儲蓄”先於“消費”吧!切不可先消費——盡情享受人生——等有了“剩餘”再去儲蓄。
贏家要具備的觀念(4)
觀念四:沒人是天生的高手 能力來自於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常聽人以“沒有數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財”等藉口規避與每個人生活休慼相關的理財問題。似乎一般人易於把“理財”歸為個人興趣的選擇,或是一種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與所學領域有連帶關係,非商學領域學習經驗者自認與“理財問題”絕緣,而“自暴自棄”“隨性”而為,一旦被迫面臨重大的財務問題,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嘆沒有金錢處理能力。
事實上,任何一項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學習與實際經驗才是重點。理財能力也是一樣,也許具有數字觀念或本身學習商學、經濟等學科者較能觸類旁通,也較有“理財意識”,但基於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勉於個人理財責任之外。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女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從現今一般家庭由太太掌管財務的比例較高中似乎得到印證,但從家庭角色分工的角度來看,管家的人管錢也是理所當然的“份內事”,但並不表示女性擅長理財,不然為何在理財專業人士當中,女性的比例又偏低呢?
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於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臺,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勤儉儲蓄的傳統單一理財方式已無法滿足一般人需求,理財工具的範疇擴充套件迅速。配合人生規劃,理財的功能已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