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鏡也十分養眼。
接下來就是各部門的建組情況,孫茹要負責組建制片部門和導演部門。一個這樣的劇組至少需要製片十人,場記及導演助理八至十人,因為易青的記憶力超好,所以導演組人員減半,請五個就行;此外還要聯絡好北影廠的群眾演員、預先請十到十五個場工劇務。
楊嫻兒負責組建道具、服裝、化妝三個部門,並且為自己請兩位美術助理。
羅綱雖然是攝影師,但是他畢竟是國外回來的,人生地不熟,就由易青親自幫他請兩位攝影助手。另外配六位攝影師,再組建燈光部門,還要請四位器材保養師。
最麻煩的是錄音部門,涉及地器材裝置太多。易青讓李佩佩列出所需要的器材。到時候去北影廠和中影集團租用,而李佩佩自己只須拉人組建劇組的錄音部門就行。
最後易青在和大家商量,列出所需物清單,要租用哪些場地,租用哪些器材等等,一一列明;易青還交代各部門把自己的建制列出來,電腦列印,自己留一份,還有一份拿去給吳司遠先生看,因為他們這些年輕人經驗不足,可能遺漏了什麼不知道,要請經驗豐富的老前輩把把關——孫老爺子當初請吳司遠來幫忙也是這個意思。
散會前,易青強調,各組能圖方便,直接從電影學院的各系同學里拉一批人出來用就算交差。因為一方面,開機的時候學校還沒放假,一下子拉出去這麼多學生,學校肯定有意見;另一方面,不是沒個在青的學生都可以馬上參加劇組工作的,象易青、孫茹、楊嫻兒這樣地人才畢竟是少數,一個劇組全是沒經驗的年輕人是不行的,必須有老前輩來帶領。
……
商量完畢後大家就分頭行事去了。都是第一次親身體驗劇組地工作,各人都是幹勁十足。在中國,也不知有多少影視類的學生畢業多年,多方奔走,只求能擠進劇組做個基層而不可得。他們如此年輕就有這種好運氣,有人肯拿錢讓他們拍膠片,當然都覺得機會難得。
不過一個星期,各部門都有了個粗略的樣子。
孫大小姐真不愧是神通廣大的影壇第一世家出來的人,居然廉價請回來三位北影廠的資深副導演,論年紀都是父輩,跟過許多著名的導演,經驗豐富。其餘的導演部門成員有的是導演系畢業多年的師兄,有的是導演系在讀的研究生,也有在電視劇的劇組裡擔任副尋的人才。
製片方面,孫茹也是按照這種新老結合的結構請人,有經驗豐富的北影廠老製片,也有管理系的師兄、同學甚至還有一位管理系的退休老師。
孫茹拉起的這個班子,已經可以同國內一流導演的電影劇組媲美了,可是所花的錢還不到市價的八成,這自然是沾了孫老爺子的光,但是也體現出孫茹心思過人,辦事能力極強的特點。易青現在怎麼看,怎麼覺得孫茹做監製和製片的潛質還要大過做導演。
整個劇組除了孫茹,最辛苦就是楊嫻兒。好在將門之女體質健康異於常人,可以白天黑夜連軸轉,出去應酬也不怕吃虧——誰敢打楊門女將的主意?
楊嫻兒不但是美術系狀元生,而且被稱為美術系長公主,但是易青私心以為,應該叫美術系女王才對。居然被她楊大小姐拉壯丁一樣拉來一幫不花錢的美工,全是女王陛下的粉絲追隨者,自願來幹活。好在這個戲美術的活兒不重,有了他們這些人,楊嫻兒再請一位美術系的退休老師坐鎮,就算搞定。
服裝方面,易青一早就花錢請華新公司旗下的經紀人出馬,協助楊嫻兒談妥了幾個品牌的服裝贊助,時裝戲在服裝上花費不多,象劉一菲這樣的時尚女孩,還喜歡帶自己喜歡的漂亮衣服進組拍戲。
同樣的,時裝戲對化妝師的要求也不高,楊嫻兒請了自己化妝系的幾位閨中密友,又從北京燕莎俱樂部請來幾位資深造型師。
道具部門是易青幫著楊嫻兒去弄的,因為反正要請群眾演員和場工,易青和孫茹就找一天帶著楊嫻兒去北影廠,順便把群眾演員、場工、道具員全給訂下了。楊嫻兒事先已經請了一位北影的老道具師,請他幫著挑人,好在這個戲也不需要太多的道具,多少請幾個幹活麻利的就行。
攝影部門可費了易青老大力氣,羅綱這個憨貨什麼事都不理,整個一個甩手掌櫃的,他這個人整天痴迷於擺弄他的器材,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來北京兩年多了,還是火星人一個,一點社會關係都沒有。好在電影學院的院長張匯君教授原來就是攝影系的,跟易青關係又好,張院長給易青推薦了幾個攝影系出身的老師傅,有一位還是院長和張一謀當年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