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楞一楞的。
於是他花了一個寒假的時間說服了他的父母,要了三千塊錢,拿上自己的多年攢下的私房壓歲錢,躊躇滿志的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易青一如開始時打算的,報考了電影學院的導演系、文學系和管理系,交了三百塊報名費。
文學系的一試最先考,考得是影視小品寫作。
這裡的所謂小品跟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杉大叔演得那種東西可不是一回事。
普通觀眾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電影學院各系經常用小品來教學,總會覺得十分奇怪,豈知此小品非彼小品。
別看易青裝模做樣的學了不少有關的書籍,這麼專業的事他去哪裡知道,所以雖然他作文底子很好,還是一下就寫砸了。
不過當時易青自己可不知道,考完文學系的第二天又洋洋自得的去參加導演系的考試了。其實對易青這種怠懶的敗家子來說,就算知道文學系考砸了他也不會像小云那樣尋死覓活的,這小子整個一個沒心沒肺。反正他來北京的目標是考導演系。
導演系一試考得是影片分析。
在電影學院自己的大放電影廳裡(學校裡自己有國際院線水平的大型影院,還免費向本校學生開放,全國這麼牛的大學大概也就電影學院一家)放電影給考生看,然後看完了集體回到考場開始寫,一考就是一下午四個小時。
電影學院一般都會放一些沉悶的純文藝電影來考察考生的藝術天分和讀解深奧晦澀的電影的能力——要是拿王京的香港搞笑片來考,是個人就能看懂,也沒什麼好分析的。
那邊易青和考生們一進大放,燈一黑,銀幕一亮,全場考生一片譁然。
這電影太熟了,居然是當年給中國人拿了第一尊奧斯卡的小金人的那部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
許多年以後易青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碰上這個片子真是神使鬼差。
電影學院這幫人其實是很自戀的,動不動就拿自己學校老師或者畢業生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