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榮的責任。對於一直講究民族利益的一個國家來說,政治因素比經濟因素更為重要。索羅斯當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但他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他在前幾次的試探中,並沒有用盡全力。可是香港方面一樣也沒有用盡辦法。索羅斯預測港元不可避免的受影響的判斷,也是正確的。不過,整個中國內地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卻影響不大,其巨大的經濟實力和干預能力,都沒被索羅斯仔細考慮。索羅斯當時有這樣的幾點認識:
一是香港貨幣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的貶值是大勢所趨,不是香港政府可以左右的。
二是他領導的聯盟集團的“槓桿”作用,其威力不可阻擋。在幾次的試探中他沒有看到香港採取的救市措施中有應對的高招。
三是港府一般不能直接介入市場。否則會破壞多年的聲譽,造成嚴重國際影響,傷害投資者的感情,有違香港“自由港”的美譽。
四是如果打擊香港成功,不但顯示了自己對中國不滿的抗議。更抬高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
但這次索羅斯的決策欠缺英明,此時的香港已不是香港人的香港了,而是整個中國人的香港。背後的中國內地,加上香港的外匯儲備高達2000多億美元,如果再加上臺灣和澳門,外匯儲備不少於3740億美元。這是英格蘭和泰國等國家無法比擬的。“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已經是中國高層領導人的口頭禪。這個“保持”表示在香港的繁榮受到影響的時候,他們不能坐視不管。那麼保持香港的繁榮就要維護香港的固定匯率制,也就是保衛香港貨幣的穩定性。
無疑,索羅斯的行動觸及了中國人的底線。香港政府不僅僅是會不惜一切代價反擊,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著這個實力。
1997年之後的香港,與在英國統治下的時候畢竟不一樣了。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港人治港”。而索羅斯不顧一切,要用香港的衰落來點亮自己更為榮耀的人生歷史。他為了心中“要給中國一點厲害看看”的個人偏差思想的實現,開始打一場自己不能勝算的戰爭。所以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之後,香港政府在索羅斯的攻擊下果斷入市,並以其巨大的外匯儲備為依靠,保持市場的穩定,使索羅斯難以達到攪亂香港市場的目標,無法從中取利。索羅斯在這個戰役中看重經濟因素而對其背後的政治因素缺乏深入的考慮。最後恰恰是這個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常常不能夠對事情獲得完全的瞭解。索羅斯進攻香港市場的教訓,使他對自己也有了深刻的反思,明白即使擁有了強大的綜合能力,仍然難以保證自己的認知與實際事件相符合。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條 突破被扭曲的觀念(4)
事情過後,索羅斯寫道:金融市場是在不均衡的狀態中運作,而且參與者的認知和實際事件間,總有差距存在。如果差距微不足道,就不值得擔心害怕,因為那不會改變參與者的認知。如果差距很大,這樣的差距就必須納入考慮,因為它會改變那些參與者的認知。
永遠不要相信自己的認知就是完美的,它與實際事件常常有很大的差距。
3、不可完全依賴自己的投資經驗
經驗一般來自於總結,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多數的投資者,都願意去吸取別人的經驗來為自己所用。在生活中,投資者談論最多最感興趣的也是投資的經驗。而股市和各種媒體上,各種經驗之談更是鋪天蓋地,投資經驗類的書籍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那些在投資市場獲得較大利潤的投資者,他們的經驗被人吹捧和誇大,以至於最後傳得神乎其神,連自己都覺得好笑。事實上,股市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你拿別人成功的經驗去投資,最後卻出現失敗的結局,那是什麼原因呢?大家都去遵循的經驗,會被莊家反向利用來進行操控,所以最後吃虧的還是這些所謂運用“經驗”的投資人。那為什麼一個經驗在這個投資者身上起到作用而在那個投資人身上就不行呢?索羅斯提醒說,除了投資經驗之外,每個投資人的特點各有不同。每一項投資,只有當事人的體會最為深刻,那是一種親身的體驗。由於投資特點的不一致,哪怕是失敗,其中的教訓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這個人的投資經驗未必適合另外一個投資者。所以出現了同一個經驗,一個人獲得成功另一個人卻遭到失敗的現象。這就要求投資者不能夠盲目跟風信奉經驗,也需要投資人理智地看待經驗。即使自己親自總結的經驗,同樣也會出現問題,因為事情的前提會發生轉變。就像你早晨和晚上看到的同一樣物品,因為光線的不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