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己就能不受約束地來去自由,這通道對他而言,便毫無用處。
這群人雖處在幻境中,可積習中的取捨愛好卻並未丟失,且各有各的,大不相同,一旦任由這個機制分析處理,頃刻之間就會把這些人分別甩向不同的世界,那幻境立刻就會破掉,這群人立刻身見迴歸,又落回原地了。
如果那幻境在此時就破掉,劉迦便前功盡棄,因此他趕緊主動搭上業識系統的結構,想借力反彈離開。
可此處環境非比界外,那冥界外所有天界的業識結構中,凡是導致生命產生“向下墮落”這個幻相的業力指向,都對準著冥界,都在此集中。
也就是說,在偶們的分別觀念中,輕(清)者向上,重(濁)者向下,而這個觀念引發的現相就是,所有被表達為“貪、嗔、痴”的心識力道,全都因為這部分力道的“沉重”而指向下方。因為“貪、嗔、痴”這幾種心識力道,想表達的是“擁有”,“擁有”的越多,負荷越大。
這和攀崖是一個道理,背的東西越多,越難上,越容易向下掉。
(但哥們兒也別一想到這個東東就心虛得很,這也怕那也怕了,事實上心識結構的運作方式遠比咱們上面說的複雜,大傢伙不用急著向下掉的方法也多。況且咱們瞭解心之用法,如果只是為了嚇得半夜睡不著覺,那還了解它幹嘛?呵呵,不這樣補上一句,定有膽小而認真的哥們因誤會而嚇得來啥事都不敢做了,偶可憐的小故事又再次被人拋棄,豈不多事?)
可別小看上面那個比喻,所有器世界的規律都是一致的。因為只有規律一致,這個有相的世界才不會因為各種生滅行為沒有統一的行為法則,因規律而存在的運動行為間互相沖突,最後崩塌。倘若有不一致而要起衝突的地方,必然也早就在衝突過程中實現平衡,而平衡後的新規則又一致了。只不過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同樣的規律,透過不同的現相表達出來,表達的內容或深或淺,程度有異,深度有異,廣度有異而已。因為不同的環境條件,不見得具備那個規律要完整表達所需要的一切條件,因此往往只能是表達適合那個時空條件的一部分出來。
上文說的環境條件,時空條件,也就是那些不同天界啊、不同地域啊、不同維度空間啊、不同形式的世界啊,宏觀的、微觀的等等,這事說起來夠長,不打算把這部分字數湊在這裡了,下一本書用吧。
在這裡,只是想說,那攀崖的道理,對應在心識結構中的相關內容,也顯同樣的相,也就是輕(清)者向上,重(濁)者向下。心識中不同的輕(清)重(濁)比例,對應著不同的空間相,《楞嚴經》中有詳述,偶就不用繼續抄啦。
因此,從冥界外向冥界內來,是順風順水的路,因為順著業識力道的勢,就像順著水流向下游一樣,很輕鬆,不費力,一下就進去了。但從冥界內向冥界外走,對一般人而言,是逆水行舟的過程。對冥界這樣的系統,大多數人,包括許多修行者,都是易進難出。
但對劉迦這樣的修行者而言,已體驗到其心性本體,並不被外境所牽引,不存在向上或向下的知見,也就不受這知見的支配去被動顯出向上或向下的傻相來。
可要帶上一群順著業力在走的人,未必就輕鬆了。除非這群人願意並且主動跟著他走,否則根本帶不出去。如果別人不想出去,他也能想帶誰出去,就能把誰**去,那地藏菩薩早就一口氣空盡地獄了,何必老在那兒待著,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又沒加班費什麼的,不無聊麼?
究其根源,不想出去的心,和他想助人出去的心,有何區別呢?都是心之力道,並沒有誰大誰小之分,只是如何用,用法不同罷了。
劉迦心力剛搭上業識結構,忽然識間震盪巨烈,幻境中的內容立刻出現搖動,他猛地醒悟過來:“哎呀,這群人中的心識結構是完全隨業而存的,是他們的心不斷支援的力道方向,在他們心識中,是承認這個輕上濁下的!”
剛念及,已聽得欣悅禪在急問道:“這空間好像不大對?!”緊跟著臨將臣也疑道:“欣美女說得不錯,老夫也覺得這空間……有些假。”
明正天一聽這話立刻緊張起來,對臨將臣急道:“前輩,假在何處?你趕緊說出來啊!”同時又轉眼對劉迦道:“大哥,人家都在說,這空間有點假,你的意思如何?!”
劉迦聞言大驚,暗道:“什麼叫有點假?本來就是假的!這兩人神識異常敏銳,我這把戲只怕要玩完了!”
但他依然神態悠然地對明正天笑道:“哪有的事,這是咱們經過這通道,自然有的現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