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遼金時代築城,金末大亂,城毀。
元太祖時再建,乃改稱“瀋陽城”,至明洪武二十一年,始正式築磚城。
那時候”瀋陽”城高二十五尺,圍圍九里餘,四面設永寧、永昌、保定、安定四門,城內則分永寧、迎恩、鎮遠、靖邊四門。
明隆慶年間再修葺。
清太祖設關都後,一本舊制,妝到太宗嗣位,大事修改,至天聰五年竣工,“瀋陽城”遂一改舊觀。
那時候,“瀋陽城”高三十五尺,厚一丈八尺,壁上築六百五十一個垛口,每面各設二門:
東面為撫迎門、內治門,西面為懷遠門、外懷門。
南面為德盛門、天佑門,北面為福勝門、地載門。
外城,為順治元年遷都北平後所建,改稱盛京為陪都,順治十四年於“瀋陽”設“奉天府”,康熙十九年增設邊城達三十二里。
“瀋陽”是滿清的陪都,有舊行宮,縱橫不大,計四重殿,僅百餘間而已,一曰大清門,二曰掌政殿,三曰鳳凰城,四曰清寧宮。
大清門前有圍牆。牆東為東華門,橫題文德坊。
西稱西華門,額題武功坊。
大清門後左為飛龍閣,右為翔鳳閣。
掌政殿有左右二翼門,殿後左為師古齋、月華樓,右有履綺樓、協中樓,由此進,即達鳳凰樓。
鳳凰樓上三層,為“瀋陽”最高處,樓之東西殿,即宮人所居,行宮所藏古物,皆在翔鳳、飛龍二閣之內。
在瀋陽市郊最古的古蹟,應該推實勝寺,又名黃寺。
此寺為紀念清太祖破明兵三十萬於松山所建。
松山城在錦州西南,為有名的明清戰場,此一戰,太宗的勢力乃進逼山海關問鼎中原,故改建此寺。
寺內供奉“邁達皇佛”並藏清太祖、太宗的甲冑弓箭,有乾隆御題“海月藏輝”四字。
此寺是一喇嘛寺,每當廟會之期(正月十四),各地喇嘛均遠道來此參拜,大行“跳韃”之舞。
寺內原有“瑪哈邁拉樓”,系清天聰九年,元裔察哈爾林丹汗之母,神話傳說她以白駝忽緩而不行,因建此樓以紀念之。
雍正題為“遼海慈雲”。
喇嘛教之發源地在西藏,但其長成則全為清廷之宗教政策所促成,清太宗首於寧德年中建實勝寺於盛京,起建瑪哈邁拉樓。
天聰八年中,自察哈爾之墨爾根喇嘛,將護法瑪哈邁喇嘛之金身運回盛京,此佛為元世祖用千金所鑄,供於五台山,元后裔移供察哈爾,清太宗在殿側建銀塔一座,而予祀祭,那御裝實勝寺記,更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在二豐碑上。
其他還有白塔寺、東陵、北陵銀黃山、小河沿諸名勝古蹟,好在這都是閒話,不多提了。
這一天,“奉天府”裡進來個人,風神秀絕,俊美無儔,灑脫飄逸,更難得帶著幾分風流,他,便是李克威。
“奉天府”是夠繁榮、夠熱鬧的,李克威進城之後走沒多久,就進了一家小茶館找了張桌子坐下去。
茶館、酒肆,無論在哪個年頭,都是最流最雅的地方,也是閒著沒事幹的人的好去處。這茶館有名的好名字,也不知道是誰起的,叫“玉樓春”。
座上六七成,放眼看看,漢人也有,旗人也有,几几乎每張桌上都放著一隻鳥籠子。那年頭流行這玩意兒,也喜歡這調調兒,沒事遛鳥兒,茶館裡一坐,聊上了,多愜意。
夥計過來了,一哈腰,陪笑問道:“您這位,來壺什麼茶?”
李克威灑脫而在行地答了兩個字:“香片。”
夥計答應一聲走了,過不一會兒,端著一壺剛沏好的上好香片,外加一個茶盅,過來了。
李克威招手叫住了他道:“夥計,我打聽個事兒……”
夥計忙道:“您請說!”
李克威道:“總督衙門怎麼走法?”
夥計一聽這話就笑了,咧著嘴道:“您這位大半是初來‘奉天’!”
李克威點頭說道:“不錯,我這是頭一遭到貴寶地來。”
夥計道:“我說嘛,要不怎會不知道總督衙門怎麼走法……”
一頓接道:“您打聽總督衙門是……”
李克威道:“我訪一個朋友!”
夥計“哦!”地一聲哈下了腰,道:“您有朋友在總督衙門裡?”
李克威點頭“嗯!”了一聲。
夥計道:“衙門裡的諸位爺常到小號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