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學名叫作天然氣水合物,其廣泛分佈於海底沉積物層及陸上凍土帶等低溫、高壓的自然環境中,是天然氣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比傳統油氣資源多得多。在全球傳統油氣資源日漸枯竭的大背景下,可燃冰的開發無疑為人類的能源更替之路點燃了新的曙光。如果說人類社會的能源更替過程是一場接力跑的話,如今再次到了交接棒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用可燃冰這種“白金”替代石油黑金。
圖6…1 正在燃燒的可燃冰
曲折的認識歷程
在這裡,讀者或許會問了,既然自然界蘊藏有如此多的可燃冰資源,為什麼人類沒有儘早予以開發利用這種“白金”,反而棄多求少、舍優擇劣,導致了現今的能源危機以及氣候危機呢?的確,存在這樣的疑問是很自然的。在這個問題上,歷史似乎與人類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事實上,人們對這類“冰塊”的探究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兩百年前,那時石油還沒有開始大規模開發與利用。1810年,英國科學家漢弗萊·戴維在實驗室中將氯氣通入了水中,結果在0攝氏度以上出現了固體狀的“冰塊”,而且確定不是水結成的冰塊。因為通常情況下,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條件是不會結冰的。本來水和氣是不相容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竟然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單獨的一種冰狀晶體。由此,人們首次意識到了竟有“氣水合物”這種物質。至此之後,人們出於科學探索上的好奇,再也沒有停止過對氣水合物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人員紛紛把各種各樣的氣體例如甲烷氣、二氧化碳氣等通入水中試一試,看是否能夠形成類似的“冰塊”。隨著實驗條件的不斷進步,科研已經在實驗室中證明,只要條件合適,幾乎所有氣體都可以和水生成類似的“冰塊”。遺憾的是,當時這一切的發現都只是停留在實驗室的區域性範圍內,並沒有在更大的層面上引起足夠重視。以至於人類後來將能源利用的目光鎖定在了石油上,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一個世紀之久的尋找和爭奪石油的大戰。
一次意外的事件使得可燃冰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這相距實驗室中發現可燃冰晶體已經過去了近一個世紀。1934年,美國工程人員在阿拉斯加的天然氣輸送管道里發現,有一些異常的“冰塊”堵塞了輸氣管道,並且難以根除,這給天然氣輸送帶來極大的麻煩,後來查明這種冰塊就是可燃冰。也就是說一定條件下,管道中存有的水與天然氣結合形成了可燃冰固體(見圖6…2),從而阻斷了管道的連通,人們這才認識到了可燃冰的重要性,只不過是從負面的角度。至此之後,人們對可燃冰的研究工作開始逐步深入。但是,研究人員一開始似乎本末倒置了,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消除輸氣管道的堵塞上,以期在工業條件下對可燃冰進行預測和清除,並沒有考慮將可燃冰作為一種能源加以研究和利用。因此,那時候人們希望這種“冰塊”越少越好,只要能保證天然氣管道正常輸送就謝天謝地了。
第六章 水火相融可燃冰(2)
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在前蘇聯科學家馬科岡等人的努力下,可燃冰這個“麻煩製造者”才終於翻了身,人們開始從積極的層面對可燃冰加以重視了。科研人員在思考,此前不論是在實驗室裡,還是輸氣管道里的可燃冰,都是人為環境中產生的。那麼在自然環境中,如果滿足可燃冰形成所需的低溫高壓、有氣有水的條件,是否有天然的可燃冰存在呢?當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
圖6…2 管道中取出的成塊可燃冰固體
事實上,這種條件在自然界還真不少。例如像南北極那樣的永久凍結區,青藏高原、西伯利亞等寒冷的凍土帶,幾大洋的海底地層等等,就連彗星上也不能排除。由此科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天然存在著可燃冰。果不其然,1968年人們在前蘇聯西伯利亞北部的麥索雅哈氣田首先發現了可燃冰,併成功實施了試驗開採,一直持續了幾十年。這成為可燃冰勘測與開發過程中的經典一幕。至此,人們對可燃冰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開始了重新定義,可燃冰作為石油接續能源的概念才逐步清晰起來。
極其龐大的儲量
在實驗室的微觀條件下進行觀察,可燃冰的結構是極其獨特的。水分子搭建了無數精巧的“籠子”,這些籠子大小不一,甲烷、乙烷等不同“體格”的氣體分子就“寄宿”在這些籠子裡。沒有這些籠子,氣體分子就無處藏身;而缺了這些氣體分子,那些空籠子自然也無法獨立存在。液體與氣體這兩種物質結構迥異的分子就如此相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令人不由得不歎服大自然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