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詞蘊意豐富、起伏跌宕,是現代中國音樂黑色幽默學派的代表之作,它充分反應了孩子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壓力巨大,厭惡學校,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心理狀態。這麼好的詞,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水平的詞了……”
我們在路上走,不遠處半山腰隱約望見一座道觀。雖然道家和佛家分屬兩個系統,主管領導不同,行政系統也不同,但我們抱著求同存異,要對話不要對抗的精神,也應該加強交流,不能就把人民內部矛盾擴大成敵我矛盾,於是我們決定去拜訪一下這個道觀。
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人困馬乏加豬乏猴乏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兼騙頓飯吃。
想到有飯吃,我頓時來了精神,剛才一路的頹廢狀也一掃而空。曹操說望梅止渴是有道理的,我這是“望飯止餓”,曲雖異而工卻同。曹操一直是我的偶像,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敢於把“操”放在名字裡,真乃“真男人本色”。“操”者,fuck也,世間男人都好這一口,卻大多用些仁義道德,冠冕堂皇來掩蓋,就連皇帝老兒多幾個妃子都被人揹地裡說是“荒淫無道”,其實心裡巴不得自己也有個“無道”的機會。而曹操就敢於把自己的愛大好大聲地說出來,就像麥當勞的“我就喜歡!”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坦蕩啊,綜觀上下幾千年歷史,有這樣的坦蕩胸襟之人又有幾個?拋開楊堅(讀音同“奸”)之類音同字不同的,第一輪就被淘汰的選手,象“蔣幹”這種比較貨真價實的,“幹”字除了作fuck講,還可以做“幹部”的“幹”講,還是有遮遮掩掩之嫌疑。
有人說了,曹操的名字也不是他起的,而是他老爸起的。我認為,這樣講是不對的,因為這名字即使是他老爸起的,曹操長大成人之後,也完全可以去派出所把名字改了啊。再說了,曹操當時已經做了半個皇帝,半個中國的派出所都是他們家開的,改個名字簡直就是太easy了。他完全可以改個名字叫“曹曹”嘛,現在不是流行雙名嗎?什麼“仔仔”、“唐唐”,既親切又可愛,完全符合偶像工業的要求。但是他沒有,他仍然保持了老革命的本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操!我就叫操!
所以,曹操是我的偶像。以前在“道明寺”的時候,文化生活特別貧乏,整天的就是“古代三大名著”。沒有搞錯,是三大名著,紅樓夢是清初人寫的,還沒到呢。
《西遊記》,說的是幾個和尚自助旅遊的冒險故事,都是妖魔鬼怪飛來飛去,特幼稚,我不喜歡。
《水滸》,說到《水滸》,我想到一笑話:精神病院裡,精神病人甲對精神病人乙說:“你看我寫的小說怎麼樣?”,乙說:“寫得不錯,就是出場人物太多了。”護士跑了過來:“你們倆把電話黃頁給我放下!”
對我來說,《水滸》和電話黃頁差不多,人物太多,我看到一半,卻忘了前面都出來過誰。
所以說,還是《三國演義》最好看,曹操曹操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不過,這三本名著有一個通病,就是名字起得不好,不吸引人。“三國演義”,“水滸”(這個沒準還會被讀成是水許,導致讀者丟人現眼),“西遊記”,如果這些帖子發在網上,一定沒人看。關於這一點,我的《唐僧回憶錄》也許要檢討。現在流行用下半身寫作,標題得是《我和十個女人的的網路性愛經歷》、《我的同性戀日記》之類的;用上半身的,也得露兩點,比如《乳房被人咬了》,否則沒人看。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最後一本出的《紅樓夢》,就明顯有了起色,首先,作者搞了個女人名字做藝名――曹雪芹,這就像在網路遊戲裡做人妖一樣,吸引人眼球;然後把名字叫做《紅樓夢》,又是紅樓(紅樓是幹什麼的,大家都知道吧),又是夢,題目就讓人浮想聯翩。裡面是一個男主角,n多女主角,頗有好萊塢大片的意味,性愛描寫也比前面三本多了很多,終於一炮走紅,甚至出現了不少紅學專家,專門研究之,正式場合下你還不太能明說他們是吃飽了撐的。
說了那麼多廢話,話歸正傳。我們很快上了半山,來到道觀門口。“五莊觀”,門口掛著一塊牌子。“五莊觀人參果股份有限公司”,旁邊並列地掛著另一塊牌子。
“啊?原來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生產那種吃了可使人長生不老的人參果的地方啊?”八戒驚呼。
“是啊”,沙僧說,“電視裡一直在做廣告的,今年過節不收禮啊,收禮就收人參果啊。”
保安:“清風經理,就是這幾位,他們是從長安來的。”
清風經理打量了一下我們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