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安邦一行人又走訪了清江縣製藥廠,紡織廠等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型企業,情況都不容樂觀,與清江縣酒廠大同小異。周安邦想,清江縣的國有企業好象都患上了同一種流行病,都存在盲目決策,管理混亂,鋪張浪費,效益低下的問題,而且發展軌跡和歷程具有驚人的相似性,都是在計劃經濟年代憑藉國企的壟斷地位順風順水,毫無阻礙的發展,平淡無奇,沒有經歷過一點風浪和考驗,然後在改革開放,市場放開以後經歷挫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所適從,再然後又有一位勇於改革,拚搏進取的企業領導者和改革帶頭人把企業從低谷中帶出來,再創輝煌,達到新的巔峰,可是好景不長,企業進入順境後企業管理者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睡大覺,意志消沉,不思進取,有的甚至貪圖享樂,腐化墮落,直至把企業家底敗光,使企業重新面臨絕境。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國有企業的命運幾乎完全寄託在了少數明星企業家的身上。清江縣的幾家國有大型企業幾乎都走過了這樣一個曲折多變的波浪型的發展歷程。國有企業好象陷入了一個巨大的怪圈裡,始終無法擺脫這種宿命的興亡週期律。報紙和雜誌上經常有專家學者撰文討論分析這種現象,指出造成國企的這種尷尬現象的原因在於國企的產權不明晰,責任缺位,企業只不過是明星企業家們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驛站,無論幹得好與壞最終都得離開它,幹好了提拔升官,幹不好被免職調離異地為官,無法真正做到與企業生死與共,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明星企業家們對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短期行為,沒有長遠目標和打算,更沒有所謂的百年大計,這就是導致國企短命,如曇花一現的根本原因。破解這個難題和頑症的最佳辦法就是進行產權改革,明確責任,使企業管理者擁有股權,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從而才能真正做到與企業生死與共,把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當作自已一生的事業,從而使企業實現永續經營,長遠發展。
但是在產權改革,讓企業管理者們持股的問題上也不是沒有過爭論,也有一些學者對此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國企是國家的資產,是屬於全體國民和整個國家的,不能淪為某個或某些管理者的私人財產,國企管理者們只不過是國企的管家,管家領到了工資和報酬就應該付出勞動和心血,盡心竭力經營管理好企業,這是天經地義的,不能因為管家做好了本職工作,管好了企業就要取主人而代之,從奴僕升格為主人。
國有企業是否都要實行產權改革,使管理者們擁有股權,這是一個政治經濟學領域的課題,周安邦不是經濟學家,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但是作為縣委書記,他卻必須作出決斷,透過改革使清江縣陷入困境的國企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這是縣委書記的職責,也是當務之急。。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十四章(1)
周安邦在結束了對清江城區國有企業的調研活動後,又帶著龔志誠等一幫人下鄉鎮調研,馬不停蹄的跑了幾個鄉鎮。
清江縣位於江南省中部平原地帶,水量豐沛,河流眾多,氣候適宜,自古以來就是水鄉園林,漁米之鄉,曾經是江南省首屈一指的糧棉產地,富庶之鄉。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各地都颳起了一股大辦工業之風,並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看起來仍然是把農業做為基礎產業,但實際上是以工業為核心,以商業為龍頭,強調突出工商業,農業處於從屬地位,加上國家長期以來對農副產品實行指導價格,農業比較效益低下,更加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農民們每年種個一畝三分地,收穫的糧食留足口糧,銷售餘糧,再刨去農藥化肥,農機具等生產資料開支,手裡基本上就沒有活錢了。有的人在糧食之外再種點棉麻等經濟作物,賣了以後換點零用錢。農村精神物質生活貧乏,年輕人耐不住農村的寂寞,成群結隊,拉幫結夥的出外打工,遠走高飛,一年回來一次過春節,有點手藝和闖蕩精神的中年人也進城打工,或經營點小生意,試圖過上城裡人的生活。青壯年,有本事的人都走了,村裡就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了,因此日漸蕭條,冷清。
周安邦等人先是到了東風鄉,在鄉黨委書記張仁本和鄉長董嘉緒等人的陪同下到張橋村裡去訪問考察。眼下正是初冬時節,樹木凋零,田野荒蕪,一派蕭瑟肅殺的景象。周安邦一行人的車隊開到了村頭,接到報信的村支書村主任等人飛奔著來了,滿臉都是興奮的表情,別看村支書和村主任都是基層骨幹,可是平常打交道最多的還是鄉鎮領導,一年到頭也難得和縣裡領導見幾回面,更別說是縣委書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