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沉船時的漩渦,船上的官軍表示,加固在船頭的一層鐵皮,果真很好用。出了這個主意的興寧伯,果真是智謀之士。
解決了一船找死的倭寇,鄭和的船隊沒有停留,繼續朝日本前進。
大海恢復了平靜,除了幾塊漂浮在海上的木板,炮聲和沉船,好似從未存在過一般。
遠處,一艘三桅的大食商船目睹了剛剛在海上發生的一切。
船上的成員都被明朝戰船的威力震懾,見多識廣的船長也沒了聲音。
一名做阿拉伯打扮,卻是滿頭紅髮的男人站在船舷處,眺望鄭和船隊離開的方向,眼中是控制不住的興奮。
陌生的旗幟,陌生的船隊,這股可怕的海上力量,就來自於傳說中的黃金國度?
良久的沉默之後,大食商船轉動風帆,向南駛去。
商船的目的地是安南,紅髮的男人向船長提出,希望能在明朝登陸。
“你確定?”
“是的。”
“好把。但我承諾的是帶你到東方來,一旦到了陸地,你付的價錢,不足以讓我派船員保護你的安全。”
“我明白。”
紅髮男人感謝了船長,堅持要在提前下船。
船長盡到了提醒的義務,這人是生是死,就和他無關了。
鄭和的船隊沒有發現這艘商船,在開往日本的途中,又遇到了幾艘倭船,能抓就抓,抓不住就送進海里餵魚。
隨著距離日本越來越近,這支龐大船隊的訊息,終於傳到了源氏耳中。
此時,日本剛結束南北朝,實現統一不久,掌握政權的是室町幕府,統治者是足以義滿,即史書上記載的徵夷大將軍源道義。
建文年間,源道義曾下令嚴禁邊民寇掠明朝,雖說效果不大,卻得建文帝派遣使臣宣諭招撫,獲賞金印。
建文帝下臺之後,永樂帝登位,倭寇依舊屢有擾邊,有愈演愈烈之勢。
朱棣是誰?
想要皇位直接搶,把北元打得滿大漠跑的猛人。
惹到了他,甭管是誰,都必須付出代價。
於是,鄭和和王景弘帶著威脅意味十足的詔書出發,一路殺到了日本。
源道義有些慌神,據得到的可靠情報,明朝船隊近兩百之數,有鉅艦,船身之巨,彷彿山嶽,發炮之聲,似海嘯地動,威勢非尋常戰船可敵。
船上成員,多為著袢襖皮甲的軍士,動輒以“神-器”揚聲海上,赫赫然,有萬軍不擋之勢。
明朝的使者,源道義見過,明朝的戰船也曾停靠日本。
但是,那都是懷帶著“友好”的目的前來訪問。而鄭和帶領的這支船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和友好不沾邊。
說他們是來攻打日本,發動戰爭,還更可信些。
萬分心焦也想不出辦法,源道義乾脆召集手下,共商對策。
人來了,卻各個愁眉苦臉,門一關,集體沉默。
很顯然,對於明朝船隊的來意,大家都不看好。
萬一真要打起來,該如何應對?或者說,該往哪個方向跑?
有人提出,先派使者前去試探。
立刻被反駁,試探不出,更加惹惱對方該怎麼辦?萬一被當賊寇解決掉,還能以正義的名義報仇嗎?!
源道義頭疼,手下也是一樣。
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只能先派人到港口等著,萬一明朝真是派軍前來攻打,也好提前有個準備。
打不打得贏?
總之,先看情況再說。
日本人惶惶不能安,正為打仗和跑路做兩手準備。
鄭和的船隊已漸漸靠近下關,巨大的黑影出現在海面上,像是一頭頭巨獸,張開了大口。
這次下東洋之行,終於抵達第一站,飽受暈船折磨的鄭和同王景弘,終於能緩口氣了。
於此同時,孟清和在大寧的辦學計劃,終於初見成效。
大寧城西,新建的儒學正式開始授課。
兩層的建築,門前立著興寧伯親定,經天子審批的學規。
最先一條,入學的學子,不分貧富,民族,無論邊民還是歸附部族,全部一視同仁。
入學之後,統一發藍色布衫,帶四方平定巾。入冬發棉襖,棉帽。
韃靼女真入學者,先隨訓導容易學漢文,評定透過之後,再進行下一步學習。
儒學中設有武訓,不說全都習成文武全才,卻不能是手無縛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