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人唾罵,被親人不理解。在唾罵聲中,他實現了畢生的理想,大明也有了一位明主。
認定了前方的路,就不必瞻前顧後,只需堅定的走下去。
道衍相信,孟清和行事或為人詬病,本性卻是純良,所行之事,多是為國為民。這一點,天子也知曉,否則,孟十二郎的腦袋早就搬家了。
朱棣召道衍至西暖閣,仍為安南一事。
“胡氏欲-迎陳氏回國,歸還所佔土地,大師認為其意如何?”
“臣斗膽,陛下之意又是如何?”
朱棣沒說話,道衍乾脆閉目養神,年紀大了,精力再不比從前。
換成別人,敢在永樂帝跟前這麼做,早被大漢將軍拖下去棍棒伺候了。
良久,朱棣開口道;“大師知朕意?”
道衍睜開眼,道:“胡氏之心昭然若揭,陛下定已心如明鏡。震懾安南,取回邊境之土,亦或一勞永逸,不過在陛下一念之間。”
朱棣朗聲一笑,“大師果然知朕。”
“臣不敢。”
“依大師之見,朕欲一勞永逸,該當如何?”
“臣以為,當依胡氏之意,送陳氏歸國。”
朱棣看著道衍,道衍垂下眼,又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樣子。
君臣相處十餘年,朱棣想什麼,道衍可以猜出來。道衍給朱棣出的主意,不用深思,朱棣也能明白、
送陳天平歸國?
朱棣敲著御案,虎目微眯,旋即豁然。
是該送陳氏歸國。
不給胡氏下手的機會,何能一勞永逸?
永樂帝三年九月,大明天子召見安南使臣,後遣行人聶聰等齎敕諭安南胡氏,言朕君臨萬邦,推心待人,,無間遠邇。
一番鋪陳之後,引出正題。
然爾習於變詐,奪先國主之位,復狡以封。今復遣人諭爾,爾果誠心悔過,則迎還陳氏,以君事之。退還祿州等處,猛慢等寨,盡革前非,朕當恕爾大謬,建以大郡,傳之子孫。朕之斯言上通於天佇,俟來章以頒顯命。
簡言之,就是對胡氏國王說,朕為大明天子,君臨萬邦,待人推心置腹。你之前-篡-奪王位,騙得冊封的事,朕都已知曉。如今事發,頑抗到底是沒有用的,痛改前非才是正途。
如果真心悔過,當迎陳天平回國,讓出王位,退還侵佔的土地,發誓不再騷擾明朝邊境。
朕高興了,可以封你個爵位,讓新王從安南劃出個大郡,世襲子孫。
如若敢陽奉陰違,下場如何,自己掂量。
敕諭發出,安南使臣阮景真等請同聶聰等一起歸國,朱棣當即批准。
請陳氏歸國是阮景真主張,若要胡氏乖乖照辦,阮景真等人自然不能留在大明。
在安南使團離開時,朱棣沒有發下任何賞賜,連路費都沒給。
一向財大氣粗,和吝嗇不沾邊的大明,做出這番舉動,無疑是再次警告安南,不照大明的意思辦,後果會很嚴重。
阮景真等人長吁短嘆的啟程,留在南京的占城人卻是拊掌相慶。
不用擔心了,明朝一定會收拾安南,時間只在早晚。
聶聰和安南使臣離開時,已進入十月。
金秋之月,五穀豐登之時。
各地藩王陸續遣人進京朝拜,自洪武年定下的規矩,每年春耕秋收,藩王都要遣人進京,進獻禾麥。
大寧麥收之後,軍屯和商屯都在抓緊補種蕎麥。隴上田間又是一番忙碌景象。
孟清和打馬出城,同負責屯田的兩名指揮僉事一起巡視軍屯,遠遠見到趕著馬隊,扛著皮貨和藥材的女真人,側首問道:“秋市將開,城西可都安排好了?”
“伯爺儘管放心,店鋪攤位,都按照去年的例子,當春就發了牌子。來過的,直接就能找到地方,有新來的,也有經歷在西門處登入,不會出了岔子。”
孟清和點頭,見女真人在城門處停下,又道,“朝廷派下來的稅官,一定要禮遇。歸入戶部的錢糧,如實報到稅課司。上交天子的,另外備錄,謄抄兩份,不必令人知曉。”
“是。”
“還有,”孟清和似突然想起了什麼,嘴角彎了一下,“兩日後,順天府稅課司副使會到大寧,一份謄本交給他即可。”
“卑職斗膽,可是定國公的意思?”
“是我的意思。”孟清和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道,“天子早有意遷都北京,北京行部上奏,欲將設在北京的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