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樂帝壓榨他,朱高煦和朱高燧剝削他,怎麼連沈瑄也來湊熱鬧?
就算是薅羊毛,也不能只在一頭羊身上薅吧?
公理何在,道義何在,正義何在!
無奈形勢比人強,北京行部來要人,硬是不給,孟清和之前從行部挖人的動作就被當成了談判的籌碼。不用費事,伯府內的趙通譯就是實證!
之前的挖牆腳行為獲得了天子許可?
好辦,下官手裡也有天子的敕令,興寧伯可詳閱。
孟清和頭疼,需要這樣嗎?
行部來人表示,很需要。
興寧伯掀桌了。
可惜掀桌也沒用,人照樣拉走。即便有天子補發的金銀寶鈔綺羅若干,也無法彌補人才的損失。
捧著胸口,孟十二郎欲哭無淚。
急紅了眼,惡向膽邊聲,乾脆打起了海外番邦人士的主意。
八個倭人工匠給了他靈感,一衣帶水的鄰居就在身邊,不搶白不搶!
何況源道義寫了保證書,倭寇之患仍不見杜絕,既然如此“仰慕”上國,不如就到上國來工作學習吧。
過程或許會-暴--力-點,但情況所需,也沒辦法。
孟清和知道這主意會被士大夫罵到臭頭,記錄在史書上,更會坐實奸佞名頭。
他不在乎。
不在最強盛的時候努力,要等到走下坡路的時候後悔?
這不是孟十二郎的作風。
不過,孟清和不懼和言官幹架,卻也不想在事情未成前惹太多麻煩。同沈瑄討論之後,計劃透過,給天子的上疏卻不能走正規渠道。
留在大寧的錦衣衛再次充當起了信使,接到條子的錦衣衛指揮使楊鐸無奈的捏了捏眉心,錦衣衛除了刺探情報,擔任天子儀仗隊,還兼職城管,監理城市管道疏通工作,已是一專多能,忙得不可開交,莫非還要添上刻期一項?
為天子服務,可以通融。但活幹得多了,工資是不是也該漲一漲?至少來回的路費總要給報銷吧?
放下條子,一身大紅錦衣的楊指揮使坐在北鎮撫司大堂中,神情莫測。
路過門外的校尉和力士大氣不敢出,都以為楊指揮使又在考慮該請哪位朝中大員到詔獄住上幾天。
若說楊鐸在琢磨給天子上疏,申請加薪,百分百沒人相信。
楊指揮使會想這些?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永樂三年七月乙亥,幾騎快馬從大寧城中飛馳而出,帶著興寧伯的秘奏奔往南京。
同月乙卯,集結三百五十多艘海船,人員數量達三萬餘的大明船隊,從江蘇太倉劉家港起錨,升帆遠航。
船隊中攜帶有永樂帝賜給西番諸國國王的金印襲衣,還裝在有大量的瓷器,絲綢以及大明出產的貨物。除給各番邦的賞賜,多用來同當地交易,換取金銀寶石和香料。
船隊中心是兩艘寶船,正使鄭和同副使王景弘立在船首,挺拔威嚴。戰船呈現品字形護衛在寶船四周,同行的馬船,糧船和商船緊隨之後。
岸邊和海船之上,同時響起了鼓聲,寶船上立起數面大旗,十二張船帆陸續升起,從空中俯瞰,仿如鼓起鱗甲的巨獸,盤踞海上。
有了下東洋的經驗,船隊的各項安排都井井有條。衛軍,藩王代表及文武行員皆聽命行事。
值得一提的是,自見了武官排隊領錢的一幕,朝中文官也紛紛解囊,為下西洋之行做貢獻。戶部尚書夏元吉不用抱著石頭跳河,小冊子上記錄的錢鈔數量也是節節攀升。
除以上人員,另有兀良哈,韃靼和女真的隊伍陸續登船。站在船頭,見到彷彿望不見盡頭的船隊和遮天蔽日的風帆,勇士們心中的震撼簡直無法形容。
或許是震撼太過,有暈船症狀的人竟是少之又少。這讓寶船上的鄭公公和王公公無比羨慕嫉妒恨。
一樣是旱鴨子出身,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遠處海平面上,躍起了未曾見過的大魚,金色的陽光灑下,海鳥在空中翱翔。
鄭和領船隊成員向南京方向再拜,起身,昂首而立,下令起航。
船隊宛如一條-巨-龍,沿著水羅盤的指引,向西行去。
為首的船隻已經走遠,最後的商船才剛剛起航。
雲帆蔽日,海龍咆哮。
再次隨船隊出航的丁千戶,站在船首,握緊了船舷。
八年之前,他因罪謫北疆充軍。
八年之後,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