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箱香料,硬著頭皮也不敢殺人。可見“大明”兩字威力之巨。
大明船隊行經之處,遇上海商船隊,不用招呼,立刻有成船的貨物送上。
給錢?
不要,堅決不要!若能隨船隊航行一段路程,熟悉幾句大明官話。一船貨物算什麼,再送一船!
沿途停靠島嶼,道出身份,熱情款待,開展貿易不必說,有的島上,國王一家早早收拾好包袱,只等隨船啟程,到大明朝貢。
暫時不回大明?
沒關係。船隊到哪裡,咱們跟到哪裡。
總之一句話,一顆紅心向大明!
次數多了,朱高燧產生出和老爹一樣的煩惱,國家強盛,人太出名,有時也愁人。
大明船隊在海上宣揚國威時,明朝迎來了番邦使臣朝貢的高峰期。
自永樂九年五月,南京城門前,朝貢的使臣隊伍便排成長列。
北方的韃靼,瓦剌,兀良哈,女真。
南方的暹羅,占城,真臘,寮國。
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的古裡,錫蘭,柯枝,小葛藍,加異勒。
乘船前來的舊港,南巫裡,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
一波又一波朝貢隊伍抵達應天府,鴻臚寺和光祿寺忙得腳不沾地,會同館再次-爆-滿。
隨著朝貢隊伍抵達,聞訊趕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客棧房間不夠,許多掌櫃都擠大通鋪,夥計只能在客棧裡打地鋪。
人一多,問題就多,治安問題頻發,五城兵馬司指揮和應天府府尹愁得嘴角起泡。
沒辦法,朱棣下令北京會同館提前“開張”。女真,朝鮮,白帳汗國,以及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國的使臣,不必進京,直接由北京會同館接待安排。
“敕漢王馳北京,設宴款待朝貢使節。”
一道敕令,結束了朱高煦的屯田生涯。
朱高煦打心裡不想離開宣府,忙活兩年,眼看要出成績,丟開手不管?
捨不得啊!
無奈老爹有令,不走也得走。
換上親王常服,乘上象輅,望著漸遠的玉米地和土豆田,滿眼不捨。
沈瑄忙著練兵,徐輝祖臥床養病,壓根不理會朝貢的使節。北京行部官員找上門,一句“留待漢王殿下抵達”就被打發。
孟清和也變得忙碌。
永樂八年,皇莊和勳貴莊田播種的玉米土豆已有收穫。產量不如想象中喜人,抗旱抗寒的特點卻顯露無疑。
船隊帶回的幾名“紅人”都被留在大明,幫助解決番糧種植期間產生的問題。
透過翻譯,孟清和了解到,這些人來自“庫斯科王國”。
“庫斯科?”
孟伯爺敲敲腦袋,沒一點印象。
他對美洲歷史並不瞭解,壓根不知道,二十年後,這個還不起眼的國家將會征服整個南美洲西部,統治延續幾個世紀,成為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帝國。
如果他知道……大概也不會改變什麼。頂多露出個吃驚的表情,然後該做什麼做什麼。
他想要的是美洲的農產品,對生活在那裡的人並不感興趣。至於土地,這是上位者該操-心的事。
自被國公爺開導之後,孟清和清楚知道,很多時候,該糊塗就不能聰明。操心太過,勞心勞力太多,未必是好事。
他現在該想的,是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收成問題。從九哥送來的訊息看,今年的收成應該相當不錯。
七月之後,孟清和留在軍屯的時間越來越長。時常蹲守尋人的換成了定國公。
進入秋收時節,田裡的麥稻高粱陸續開始成熟,荒田中種植的玉米也結出手掌長的-棒-穗。
孟清和試著掰下一穗,撥-開,玉米粒算不上飽滿,清香的味道卻讓他笑咧了嘴。
“伯爺?!”
見孟清和生吃玉米,親衛來不及阻止,臉色驟變,差點上手去搶。
番糧能吃,卻也是煮熟下口。沒聽說可以生吃。
萬一吃出問題怎麼辦?
“沒事,我只是嚐嚐味道,沒打算吃。”
孟清和笑笑,將咬過一口的玉米遞給親衛,“我再掰兩-棒,回府煮了,大家都嚐嚐。”
“謝伯爺。”
這片荒田是孟清和的“軍田”,上一年開墾,今年方才開始種植。他不愁糧食,乾脆全部用來種植玉米。
回城時,恰好遇上從宣府趕來的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