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擬定,盛庸被封為歷城侯,麾下軍官也各有賞賜。鐵鉉的封賞卻遲遲未下。建文帝本欲擢鐵鉉為兵部尚書,聖旨擬好,章都蓋了,未等發下,兵科和戶科學給事中突然上疏彈劾鐵鉉有生活作風問題,並有貪汙嫌疑。
言官的職責就是諷諫上諭,糾察百官。
彈劾某個官員,有切實證據更好,沒有證據也問題不大。“據說”二字本就是為捕風捉影準備的。
“臣聞,鐵鉉早年行為不端,禍害鄉里,其言行令人髮指……”
近期,朝中御史正掀起彈劾李景隆風潮。黃子澄雖是白身,仍頻繁被建文帝召見,面聖時直接跪倒在地,大哭道:“李景隆有二心,不殺了他,無以謝宗社,對不起戰死的將士!”
御史練子寧多次上疏,請求皇帝下旨收回曹國公的爵位,立斬不赦。
殺還是不殺?建文帝很是猶豫。
以李景隆在戰場上的表現,足夠死上一百次。可他到底是自己的表親,前任曹國公還是太-祖高皇帝義子。殺了他,有違建文帝一貫的仁厚形象。況且,下旨將他從戰場上召回,就是為了掩蓋主帥臨陣脫逃的醜聞,如今山東的戰場剛有點起色,適合翻舊賬嗎?
最終,建文帝駁回了御史的上疏,也沒理會黃子澄的痛哭。他甚至懷疑,黃子澄如此迫切想要李景隆的命,是否是為了脫罪?畢竟,當初舉薦李景隆的是他,幫助隱瞞戰報的也是他。
想到這裡,建文帝落在黃子澄身上的目光變得有幾分不善。因為黃子澄花言巧語為李景隆開脫,他才會大肆封賞一個敗軍之將!太子太師,去他的太子太師!
建文帝怒火飆升,黃子澄頓時不敢再哭了,齊泰上前勸了幾句,黃子澄才沒被當場發落。之後被皇帝召見,再不敢提砍了李景隆腦袋一事。
黃子澄不提,不代表朝中會安靜。
言官都是猛人,人生格言就是咬定青山不送口,越挫越勇。
建文帝駁回了練子寧的上疏,彈劾李景隆的奏疏立刻如雪花般飛入通政使司,不只建文帝頭疼,通政使司上下也眼前發黑。凡事扯上言官,基本沒法善了。
李景隆知道自己遇上麻煩了,天大的麻煩。乾脆躲在國公府裡不出來,學習高巍閉門思過。
思過期間訪客寥寥,大家都認為曹國公要倒黴,自然不會主動上門。
左都督徐增壽是個例外,隔三差五的帶著好酒來找李景隆。喝醉之後,李景隆拉著徐增壽的手,眼淚橫流,“患難見真情,某如今才得體會!”
徐增壽笑了兩聲,執起酒壺,又給李景隆倒了一杯,“說這些做什麼,喝酒!”
李景隆再次大醉,醉後痛斥黃子澄不仗義,皇帝聽信讒言,不顧親情。徐增壽臉上閃過一抹奇怪的表情,或許,他也沒想到李景隆的臉皮會厚到如此地步。
拉攏他,當真有必要嗎?
李景隆的事情尚未解決,言官又和鐵鉉槓上了。
鐵鉉守衛濟南本是大功一件,彈劾的奏疏一上,卻讓建文帝沒法如計劃中封賞。他可以想象,封賞的命令一下,御史的炮口對準的將不再是鐵鉉,而是皇位上的自己。
無法,只能壓下鐵鉉的擢升命令,暫時調他回朝,到兵部聽令。
彈劾鐵鉉的給事中滿意了,擊掌慶祝又一次不畏強權的勝利。高興之餘不忘上疏表揚一下皇帝,能聽言官話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建文帝氣得肝疼,依舊要強撐著笑臉,是,愛卿說的對,朕一定繼續努力。
回到北平城的燕王得到情報,也是樂了半天。記下彈劾鐵鉉的幾個給事中,決定打到南京之後立刻給幾人厚賞,賞過之後馬上令他們回家種田。
這樣“耿直”的官員,適合給朱允炆打工,朱棣堅決不予採用,錄用了也會馬上讓他們回家吃自己。
燕山後衛新擢升一名同知,孟清和肩上的擔子輕鬆不少。處理好手頭的工作,一覺睡到天亮。整理妥當拉開房門,一身緋色武官服的沈瑄恰好走來,看著孟清和,彎了一下唇角,“孟同知睡得可好?”
“見過指揮,謝指揮關心,卑職很好。”孟清和行禮道,“指揮休息得可好?”
深邃的眸子染上笑意,愈發顯得清俊無雙。
“孟同知精神不錯,既如此,明日同我一行,應無礙。”
孟清和抬頭,表情中帶著疑惑。剛回來,又要出征?
“瑄曾說過,回北平後,當備得厚禮,拜訪十二郎家中。”白皙的指尖擦過孟清和的臉頰,“十二郎莫非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