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樂元年,臨近十一月,北平已連降三場大雪。
大雪紛飛中,平江伯陳瑄領舟師督運的四十九萬二千六百三十七石盡數歸於順天,遼東二地。
在宣府屯田的朱高煦和在開原廣寧籌備互市的朱高燧接連上表,目的只有一個,向老爹要糧。
不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哭窮,委實是真窮。
天氣冷得太快,立秋之後,大寧和開平衛等地抓緊時間播種蕎麥等耐寒作物,僅大寧一地產量頗豐。北京刑部左侍郎在大寧考察之後,上疏奏請,取大寧糧種禾苗屯種順天八府,並以大寧庫倉糧秣濟河南蝗災之地。
孟清和從沈瑄口中得知訊息,當場就炸了。
薅羊毛不能總在一頭羊身上-下-手吧?又不只是大寧一地有糧,怎麼就這麼招人惦記?
皇帝要軍糧,大臣要賑災,全都找上大寧。
不是他心腸太硬,不憐惜災民。單論賑災,出糧出錢都沒問題,關鍵是戶部要的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大寧庫倉中的全部!
蝗災之地的百姓要糧食,大寧的百姓和邊軍也一樣要吃飯。
糧食都搬走,讓大寧城的邊軍和百姓喝西北風去?營州衛所的邊軍又該怎麼辦?
沒糧都餓著?
沒有這麼欺負人的!
平江伯陳瑄運來的糧食不少,秋收之後,北方各地也有豐產,多少能勻出一些,完全用不著搬空大寧。
出頭椽子一定要砍掉?
完全沒道理!
孟清和炸毛,沈瑄各種順毛也沒用。
最後還是他自己想通,他已不是大寧鎮守,皇帝會作何決斷不是他能干預的。想起到大寧之後的努力即將付諸東流,心中忍不住的難受。
“天子不會應允。”
沈瑄握住孟清和的手腕,將他攬進懷中,拍拍,繼續順毛。
下巴搭在沈瑄的肩頭,孟清和的聲音有些發悶,“希望如此吧。”
沈瑄所料不錯,戶部左侍郎的奏疏遞上去,皇帝很快做了批覆。
就兩個字,不行。
孟清和能想到的事,朱棣自然不會忽略。殺雞取卵,以榨乾大寧為代價,緩解河南等地蝗災的事,朱棣肯定不會做。派人去大寧是學習先進生產經驗,挑選優質糧種禾苗,不是去抄家的。
戶部左侍郎不服,繼續上疏,朱棣乾脆把錦衣衛查到的訊息直接甩到他跟前。
“爾等勤政,朕心甚慰。然需知,民為國之本!挾私怨而罔顧民生,有才,朕亦不會再用!“
看過錦衣衛送到御前的密報,戶部做侍郎再也無法維持面上表情,顫巍巍的下拜,再不敢多言。
他同大寧都指揮使朱旺有私怨,盡取大寧之糧,確有私心。
本以為會將朱旺拿下,不料,最終陷進去的卻是自己。
“來人!”
朱棣一聲令下,殿外執勤的金吾衛步入,奉命摘了戶部左侍郎的烏紗,除掉他的官袍,拖下去丟進刑部大牢。開春後,和牢友一起發往遵化炒鐵屯田。
天子親丁罪囚北京為名,屯田抵罪之法。
凡徒流罪,除不赦,其餘有犯俱免杖刑。編成裡甲並妻子發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為民,屯田抵罪。定立年限,納糧抵杖罪。除官吏不該罷職役者及民單丁有田糧者依律科斷,餘皆如之。
關在北京刑部的犯官,大多將免於戍邊,也不必到崇山密林裡去做人猿泰山,只要勤勞肯幹,子孫仍有出頭之日。
這就相當於在犯官眼前吊了一根胡蘿蔔,想要讓子孫有個好前程?必須照著皇帝的話好好種田。
針對河南蝗災,朱棣下令調撥北平庫倉賑災。
但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令戶部遣官到大寧擇選良種,為順天八府,也為蝗災之後的春耕和補種。
土地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
大災之後,賑災糧只能緩解一時,不如發給百姓良種,耕牛,農具,獎勵百姓耕種,以此避免田地荒廢,流民大規模出現。
為免蝗災再次蔓延,朱棣採納沈瑄的建議,下令衛所官軍撲蝗。
“懈怠,於救災不利者,以罪論。”
皇令下達,河南境內,以都指揮使司為主,布政使司協同,衛所官軍全被調動起來。
煙燻火燒,掘地三尺。但凡能想到的辦法,都要用上。
枯黃的禾苗,空曠的田地中,很快響起噼啪的炸裂聲。
剛領到賑災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