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宛平縣衙的辦事效率極高,表揚孟十二郎以及自我表揚的文章,當日便已書就,不說花團錦簇,也是感人肺腑。觀者無不為之一震,感嘆竟有如此不惜功名利祿,堪稱孝勇之人。
孟清和的改籍一事也很順利,一應手續辦妥,孟清和只需在家等候調派即可。證明縣衙一干能吏絕非浪得虛名。
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政績,宛平縣衙上下深知其中緊要。
不出三日,孟十二郎的大名就傳遍了宛平縣,幾與二十四孝中諸子並稱,臨近的大興諸縣也有風聞,甚至傳進了北平都指揮使陳亨耳中。
陳亨歷經元末戰亂,以元萬戶歸附太祖,隨大將軍北征,累功至燕山左衛指揮僉事,後遷北平都指揮使,貴為朝廷二品大員,位高權重。按理來說,孟清和不過是個平頭百姓,陳亨怎麼樣也不該注意到這個小人物,可事情偏偏就是這麼湊巧,這麼不可捉摸。
究其原因,還是同朝廷的文武之爭扯不開關係。
有明一代,文臣武將不說是勢同水火,也不差多少。
明英宗之前,雙方算得上勢均力敵,雖然開國功臣被洪武帝殺得差不多了,至少還有靖難功臣頂上,大多時候,細胳膊細腿還不是肱二頭肌和胸大肌的對手。自土木堡之變以後,功勳將領幾乎被一鍋端了,武官徹底被文臣給打壓下去,袁崇煥敢一劍捅死毛文龍就很能說明問題。
洪武末年,武官們的日子尚且沒那麼難過,文臣也沒那麼囂張,到了陳亨這個位置,這個資歷,又是在燕王的地盤上,極少有不開眼的會給他氣受。可事無絕對,北平布政使就不怎麼給都指揮使大人面子,一旦碰面,明裡暗裡的口舌爭鋒,陳亨就沒佔過便宜。
文人口舌極厲,罵人還不帶髒字,從二品的布政使幾句就能讓正二品的都指揮使頭頂冒煙,還找不到藉口捶他一頓。只能看著對方腆胸負手,面帶得意揚長而去。
布政使管民事,指揮使管軍事,分屬不同部門,高一級也不能拿對方怎麼樣。
洪武帝遠在南京,難不成還要到燕王跟前打官司?
一把年紀了,丟不丟人?
砰!
一拳砸下去,桌案上的茶盞碎裂在地,桌腳都似陷地兩寸。
左右知道勸說無用,判斷過指揮使大人的憤怒指數,連忙退後幾步,以免被怒火波及。光躲還不成,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躲開一切暗器,例如凳子和一般人根本舉不起來的桌案。
捂著腦袋縮到牆角,惹事的是別人,遭殃的是自己,冤不冤?
眼見頂頭大佬怒火狂飆,一時半會是冷靜不下來,縮著脖子躲在一邊的經歷司經歷心頭一動,冒著生命危險飛撲上前,一把抱住陳亨的大腿,“且聽屬下一言!”
隨即,以決死之心將孟十二郎為父報仇棄筆從戎的事全部道來。
到底是習慣於處理文書往來的經歷,做不到舌燦蓮花也能說得清楚明白。陳亨的怒氣指數從爆表一路下降,只餘下兩三點火星,偶爾噴幾下,燎著左右的眉毛鬍子卻於性命無礙。
眾人長舒一口氣,神情中充滿了感激,一是對滅火成功的經歷,二是對素昧平生的孟十二郎。
好人,絕對的好人!
就算是讀書人,也是好人!
除去不在場的都指揮同知和僉事,北平都指揮使司上下集體給孟清和發了一張好人卡。
“此子大善!大孝,忠勇,應全其孝心,旌其所為!”陳亨撫須而笑,一派儒將風采,絲毫不見之前噴火的霸王龍姿態,“來人,筆墨伺候。”
棄筆從戎,書生投軍,好,大好!
誰再說軍漢上不得檯面,老子跟誰急!
見陳亨拿起筆洋洋灑灑就是幾百字,左右對視一眼,只要這個孟十二郎不是爛泥扶不上牆,說不準會有一場不小的造化。
發生在都指揮使司的事情,孟清和一無所知,若是有人告訴他,在不到幾天的時間內,孟十二郎的大名就從孟家屯傳遍了宛平縣,又從知縣衙門上達都指揮使司,估計他會挑起一邊的眉毛,掏掏耳朵,騙三歲孩子呢?坐火箭也沒這麼快的。
事實卻是,在彪悍的大明朝,萬事皆有可能。
用過了朝食,孟清和繼續每日的必修課程,練字。
孟廣孝被孟清江揹回家便“一病不起”,孟清江本欲找孟清和說道一下,孟清海也摩拳擦掌隨時準備找麻煩,但孟重九從縣城歸來,屯中卻突然傳出賀縣令盛讚孟清和為“孝友”之言。
被大令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