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百二十二章、支援前線(一)
1948年11月6日,震驚國外的淮海戰役打響後,懷遠縣郭剛集屬這場戰爭的後方。一段時間以來,這一帶駐滿人民解放軍,當地的老百姓也迅速組織了支前機構,全力以赴,投入了緊張的支援淮海戰役支前工作。
為解放軍籌款籌糧,組織運輸隊,單架隊。
一日下午,郭剛集街上,新當選的街長宋學友出來了。手舀一面大鑼走在大街上,他一邊鼓鑼,一邊傳達上級佈置,要求號召大家,本著“有錢的出線,有糧的出糧,有牛的出牛,有車的出車”的原則,籌備支前。
街長宋學友,二十來歲,鼓鑼這種事情,是大姑娘出嫁第一次,還有些不好意思。可群眾沒有一個笑話他的,有了主心骨,有什麼行動時大家都聽他的,如同小孩依偎著媽媽一樣。街上的老百姓們聽到了,沒聽到的,互相傳達,大家紛紛響應。
第二天一大早,宋學友和陶文彬,全廷三,劉開太四個年青人,牽著牛套上賀財主家的鐵邊大車,向郭剛集東頭走。
準備裝載堆放在關公廟門前的大白菜和麵粉,然後送到戰鬥在前線的解放軍部隊。
車開到賣蒸饃店門前,被站在那等候多時的金根姬叫住了。她指著門前放著的六袋白麵粉,非常熱情地對他們說:
“把這幾袋麵粉也送上部隊吧!”
“好嘞!那得先稱不稱重量,再打一個收條,這是解放軍的紀律。”宋學友說道。
“不用過秤了,昨天你們已經秤過了,這幾袋麵粉算是我多交的。”
“麵粉交光了,那你沒有面粉,以後開店咋辦呢?”
“俺自有辦法的,人民解放軍在前方吃苦受累,流血犧牲,俺這點難處算什麼——不開店了,俺歇一陣子,等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俺再開店營業也不遲。”
“那可不成,你是一個寡婦,我們得給你留下兩袋麵粉,供你生活的。”
金根姬仍是不要,最後,四個年青人生拉硬拽,才好不容易給金根姬留下一袋麵粉。
大車開走時,金根姬問他們說:
“你們在那集合?”
“幹河道口,臨時轉運站。”
“你們到幹河道口,等一下,路上冷,俺給你們燒一些飯菜,留你們在路上吃。”
“不用了,金根姬同志!我們年青,帶的有乾糧。”
東方泛白的時候,郭剛集周圍開始出現黑壓壓的老百姓。有大車拉,小車推,還有的身上背,肩上挑,從四面八方正向郭剛集方向集中。幾路支前的車隊井然有序,排列在街道上,等待著出發。
幹河道口有二十多間房屋,被解放軍當成臨時轉運站。那裡人聲馬嘶,熙熙攘攘。有的同志在指揮排隊維持秩序,有的掌秤,有的記帳收條,有的帶領民工到倉庫去裝麵粉。
數千人的支前的民工,都擠在臨時轉運站門前一塊鄉場大小的地方,足足折騰時近一個小時,才漸漸地離開郭剛集,浩浩蕩蕩火速北上,向60裡開外的雙堆集向方前進。
出了郭剛集有五里地,天上刮寒風,郭剛集的四位年青人冷得身上發抖,這時候,走在前面牽牛的陶文彬說:
“金根姬同志說得對,人家考慮的周到,能喝點燒湯,吃點燒饃,那就是好些,不冷。”
“走吧!幹革命哪這那多費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第一百二十三章、支援前線(二)
郭剛集的車隊,迅速開到了北淝河邊,當時河水淺,結著薄冰,渡口用柳條,樹枝,乾柴臨時墊上大車道。在郭剛集這一帶,宋學友的鐵邊大車,是第一輛領頭過河的大車。
車慢慢地下到河底,河道剛過一半,劉開太趕的大車,車軲轆陷進了泥坑,使勁加鞭趕牛,車還是拉不上去。宋學友和陶文彬就去抗車,宋學友在大車邊抗車把,牛一加鞭,大車一動把一甩,把宋學友甩下河中,栽個嘴肯泥,棉褲、棉襖全都打溼了。
等大車過了北淝河,四個小夥子全累得趴倒在河堤壩上,再也走不動了,又累又餓,但他們沒有人去動大車上的乾糧。只打算歇一歇,再趕路。因為他們都是年青人,呆得時間長了,怕影響不好。
“快看!賣蒸饃的金寡婦,你們看,向這裡跑來了。”認識金根姬的陶文彬喊道。
“不會吧,這裡快到戰場了,一個女人會到這兒來,她不怕吃槍子呀。”宋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