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匠。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風火窯,共有作頭4人,工匠39人。
劫掠這種事,在小袁營的專業範圍內。時間緊迫,按照守序的要求,官匠和僱役俘虜了200餘人,連帶家屬共500餘人。流寇入侵,景德鎮的百姓原本以為要遭遇滅頂之災,小袁營卻只是勒索了一大筆贖金,第二天便帶著幾百名工匠俘虜向北撤走了。
小袁營步兵依託江邊丘陵紮營,袁時中自率200多人和守序一起回了東流港。二人每日把酒言歡,暢論天下事。
守序給了袁時中幾個建議,李闖餘部正湧入湖廣,小袁營與李闖有仇,那邊不適合再去了。南直隸和浙江是官軍控制的核心區,地主士紳實力強,也不適合。福建更別想了,小袁營這點兵不是鄭芝龍對手。而江西各方勢力都不強,贛北有左良玉數萬軍隊,沒有空間,但贛南並沒有值得一提的勢力。
小袁營在南方需要考慮的問題第一是河流湖泊山地眾多,適應地理氣候需要時間。第二是南方之前普遍較為穩定,民眾組織度更好,小袁營必須約束軍紀,減少與本地地主武裝作戰,否則這點兵可能很快就消耗掉了。
袁時中聽了若有所思,他的軍紀本就是農民軍中第一。當年和李闖一起圍開啟封時,很多老百姓偕老帶幼,都是從小袁營的防區逃得生天的。小袁營對那些難民網開一面,沒有搶女人,也沒搶人家的逃命錢。
袁時中問守序:“那我該如何養兵呢?”
守序道:“袁將軍,這大明朝眼看就要完了。天下大亂,老百姓都很苦。你覺得他們最需要什麼?”
袁時中毫不猶豫地道:“糧食。”
在北方轉戰十餘年,袁時中見到了太多的饑荒。
守序輕輕點頭,“那袁將軍覺得怎樣才能讓老百姓都吃上糧呢?”
袁時中對這個問題思考很久了,“讓農民能安安穩穩的種地。”
“對。”守序一笑,“我把這個稱為農業社會的秩序。原本保障這個秩序的應該是朝廷,可朝廷先是在北邊失去了秩序,接下來就是南方。李闖在前兩年為什麼迅速壯大?因為他看到了問題,提出'剿兵安民'的口號,從一個秩序破壞者變成秩序維護者。不管他的秩序有多壞,只要是個秩序,再差也比天下大亂好,所以他得到了人心。”
“國主是建議我也去剿兵安民?”
守序搖搖頭,“袁將軍可沒有闖王的力量,把南方官軍得罪光了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那國主的建議是什麼?”
“南方眼看著也要大亂。將軍可佔據幾個縣,保境安民。只要讓百姓安心耕作,我想他們會接受你的軍隊。”
袁時中對守序說的並不陌生,曾經他也是這麼做的,只是在北方難以堅持。南方就不同了,只要不佔名城大郡,合適的縣城有很多。
守序放下酒杯,走到地圖前,“具體地點袁將軍可自選,我的建議最好是背靠大山,幾省交界。萬一不敵,來去自如。”
“官軍我瞭解,只要我不去惹他們,角落裡佔幾個縣的地盤,他們現在沒空集結大兵來打我。”袁時中思考了一會,問道:“如果是韃子打來呢?”
守序:“袁將軍以為該如何?”
袁時中:“我盡力而為,萬一事不成……”
“事若不成,將軍不要猶豫,退往廣東佔一海口。”
……
東流知縣周鹿卿求見。周鹿卿,字德夫,崇禎年進士。
守序蠻同情這位知縣的,左良玉清君側的兵來,無力抵擋;南京官軍來,也無力抵擋。轄縣被雙方匪兵洗劫一空。後一次,周鹿卿攔在牟文綬的馬前,差點就被殺了。
牟兵退走後,周鹿卿帶領縣中父老艱苦地開始了重建。守序在其中幫了些小忙,勸住了想上岸再洗劫一遍的鄭彩。
周鹿卿見到守序後寒暄了兩句,感謝守序提供給他們的工具,隨後才問起正題,“陳先生,左逆猶在九江。官軍兩鎮臣不告而別,下游是否有事?”
看著這位知縣清瘦的臉龐,守序心有不忍,直接說了實話,“奴騎南下,江北訊息斷絕,揚州可能已失守。”
這話對周鹿卿來說彷彿晴天霹靂,震得他臉色慘白,“大明朝的天,真的要塌了嗎……”
“知縣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剃髮歸降嗎?”
周鹿卿慘然一笑,向守序深深一揖,“感謝國主告知戰情。若真有那麼一天,周某不會降虜,惟求掛印而去。”
掛印離職,是很多明朝官員在這個時候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