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懷說:“下一次戰役,我的意見是先退,我們的主力從現陣地後撤三十至五十公里,讓麥克阿瑟以為我們怕他。這樣,他就會更猖狂,造成前軍突出,我們就可以尋隙穿插,分割包圍……”
毛岸英聽著聽著就有點沉不住氣了,等彭德懷的開場白剛完,他就急不可耐地站起來,離開會議桌走到彭德懷對面,指著作戰地圖慷慨陳詞:“我看應該向南進攻!兵書上說:‘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敵人不是跑了嗎?不是敗了嗎?我們為什麼不乘勝追擊,而要後退呢?”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毛岸英曾參加過追殲德寇的大反攻。他作為蘇軍坦克連指導員,與戰士和坦克共存亡,從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一直打到柏林,那真是千里擊敵,一往無前啊,他還因此受到斯大林元帥的接見和嘉獎。毛岸英大概是嚐到了進攻的甜頭,習慣於進攻了。可是,現在的作戰物件和軍力對比和當年的蘇聯大反攻畢竟不一樣,打仗不能光靠勇敢,也不能單憑經驗主義。
來自於十三兵團的楊迪對毛岸英還不太熟悉,他兩眼驚詫地盯著這個年輕人。他覺得這個人有點奇怪,怎麼一個年輕翻譯竟敢在黨委會上,而且是在彭德懷的氣頭上隨便發表意見呢?竟然還沒有人出來制止他、批評他?真是不可思議!他忍不住小聲問丁甘如:“丁處長,那個小翻譯膽子不小,竟敢在彭總髮火的時候說三道四。再說,這樣重要的高階會議,哪有他講話的資格。”
“是嗎?”
楊迪見丁甘如沒有搭訕,又說:“蘇軍條例上明確寫著,參謀長在作戰決心上,只能向司令員提三次意見。參謀的職責不是干預首長的作戰決心,而是負責提供情況。我覺得那個年輕人的發言有點超越了參謀職責的範圍,看來他還不太懂軍內的規矩。他是誰呀?”
“老楊,這你就不要問了,也不要去打聽,我是不會告訴你的,其他同志也是不會告訴你的。以後時間長了,你慢慢就會知道的。”
“哪有那麼神秘?不讓問就不問,有什麼了不起!”
“老楊,你不要說氣話嘛,我不能告訴你,這是紀律呀!”
“請處長放心,我只不過是感到奇怪,才隨便問問。以後我不再打聽這件事了,遵守紀律,行了吧?”
毛岸英的頂頭上司成普,這時急得手心直出汗,生怕他再把彭德懷惹火了,大家都不好受。“岸英啊,你初出茅廬,勇敢精神可嘉,但未免失於幼稚。你怎麼能匆匆忙忙提出與彭總相左的意見呢?彭總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然而,成普的擔心多餘了!彭德懷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認真聽完了毛岸英的意見,然後顧盼左右,心平氣和地說:“你們看看,岸英同志的意見怎麼樣呀?”
坐在彭德懷旁邊的鄧華,原名鄧多華,表字實秋,後嫌多字累贅,方改單名鄧華。這個出生於湖南山村的志願軍副司令員,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但卻能揮灑自如地運用古往今來的一切戰爭智慧。鄧華是一個老煙客和京戲迷,平時愛一邊抽菸一邊哼《三堂會審》。這會兒他不便哼京劇,只是吐出一口煙霧說:“敵人瘋狂得很,不會因為受一次挫折而消其銳氣。我們戰士的血肉之軀敵不過美軍的鐵圪塔,戰士的兩條腿也跑不過美軍的四個軲轆。如果硬碰硬頂,是要吃虧的!《孫子兵法》說:‘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我同意彭總的意見,先示弱於敵,將計就計,既避其銳氣,又能槍打出頭鳥,斷其一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章 勇敢的小卒(12)
彭德懷又徵求其他幾位副司令員的意見,然後大聲說:“麥克阿瑟雖然遭到第一次戰役的打擊,但美軍主力未受損失,同時他對我軍的兵力還不清楚,所以肯定還要向鴨綠江大舉進攻。我軍雖在兵力上佔優勢,但裝備太差,如和敵軍死拼硬頂,肯定要吃大虧。我看與其勞師遠攻,不如以近待遠,以逸待勞。我們故意示弱,縱敵、驕敵和誘敵深入,然後採取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內線和外線相結合的戰略戰術,力求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這是我軍的拿手戰術。我們要學一學姜太公,坐在清川江畔釣大魚。”
彭德懷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接著說:“要是打起來,我再用老辦法試一次,還讓三十八軍打穿插,給他們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黨委擴大會議在“疾風暴雨”中結束了,各路“諸侯”神情緊張,動作慌亂,如臨大赦一般飛快地離開會場。這位彭大將軍果然治軍嚴厲,賞罰分明,今後要小心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