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頁)
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達了第一道令,正與前敵指揮官的意旨不謀而合,那便是動人心絃的一句話: “誓死抵抗,寸土必爭!” 1月28日午夜閘北槍聲大作,炮火喧天,全上海的居民才心情輕鬆地準備渡過一個晚上,可是槍炮之聲又震醒了他們的睡夢,人人驚惶失措,相顧愕然:“怎麼又會打起來了呢?” 中日大戰一開始,日軍絲毫佔不到便宜,閘北地區街道狹窄,里弄縱橫,以北四川路六三花園和日本小學為根據地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一個師,展開攻擊的初期顯然不甚得利,日軍的重武器在巷戰中無法發揮威力,當他們的裝甲車如龐然巨物衝到了寶興路時,19路軍的弟兄置生死於度外,他們冒險攀登到裝甲車上,揭開車蓋便將冒煙的手榴彈丟進去,於是轟然一聲,車毀人亡,就這樣,好幾輛日軍裝甲車接連炸燬了。 天崩地坼的一番惡戰,日軍傷亡慘重,陸續增兵,他們前後使用了陸軍11萬、軍艦10餘艘、飛機數百架,而我方固守陣線的只有19路軍3個師,兵力3萬,以及稍後中央增援的第5軍及其他部隊,以陋舊武器、劣勢火力頑強抵禦。他的總兵力始終不到8萬人,居然能扼守防線,誓死不退,達一個月之久。從此“皇軍無敵”,暨“4個小時佔領閘北”的日軍狂言,為之粉碎。 1月28日深夜,杜月笙被閘北傳來的槍炮聲驚醒,他披衣起床,出外探視,只見正北一片火光,烈焰騰宵,紅光映亮了半爿天,這是日機轟炸所引起的閘北大火。大戰果然爆發了,他痛恨日本人外交言和而又進行軍事進攻的欺詐伎倆。同時,他更耽心閘北戰區那些慘遭屠戮、家破人亡的同胞,他憂急交併,喃喃自語地反覆說道:  '返回目錄'  
“一·二八”淞滬之戰爆發(2)
“那邊的人怎麼辦啊?怎麼辦啊?想想他們現在是多麼的著急!” 這是杜月笙對於“一·二八”事變的初步反應。 隨即,杜月笙和吳市長、蔡廷鍇軍長透過了電話,瞭解實際情況,在電話中他向這兩位在滬最高軍政長官自動請纓,慨然發出壯語: “但有用得著我杜某人的地方,萬死不辭!” 第二日早晨,杜月笙便開始奔走,糾合上海的名流、士紳、各界領袖,利用“抗日救國會”的原有基礎予以擴大,迅即成立了“上海市抗敵後援會”,他推舉上海申報主人、著名的企業家史量才為會長,表示這一個民間團體地位超然,不屬於任何派系,而是上海全體老百姓的組合。籌備會議席上,杜月笙除了堅持這一主張,他並且拒絕擔任副會長的職務,他說:“不論辦任何事我負責跑在前面,擔任副會長,則任何人都應該比我優先!”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杜月笙的答覆很簡單: “我只曉得我自己一定會盡心盡力的辦事,擔不但任名義,沒有關係。而我把名義給別人,別人要想不做事情,就不行了。” 但是,會場中幾乎人人都認為杜先生必須名義和實際一道來,一致推舉他為副會長,他無法推卸,只好應允,卻又提議增設副會長一名,由上海市商會會長王曉籟充任。 全上海市民對於19路軍奮勇抵抗日軍,所激發的愛國熱忱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杜月笙對這種民眾的情緒,透過其服務新聞界的門人發動上海各報、各電臺,以最大的篇幅、最長的時間,全面報導19路軍對抗日軍瘋狂攻勢的新聞,報紙長篇累牘,電臺日夜不休。於是,當報紙或電臺提出勞軍的呼籲,要求後方同胞支援前線,上海人作了空前熱烈的響應,從百萬富翁到人力車伕,捐錢的捐錢,捐獻實物的捐獻實物,大眾傳播工具使前方後方打成一片,由杜月笙負實際領導責任的抗敵後援會溝通前方和後方,使之結為一體,前方將士視大後方為自己的家庭,後方同胞把前方將士當做家人父子。這弄得報紙電臺不得不經常代替該會發出通告: “昨天本報(或電臺)說19路軍需要××,頃據抗敵後援會負責人鄭重表示,以各界同胞捐贈數量太多,早已超過實際需要,該會亦無地代為保管,請大家從現在起不要再捐了!” 與杜月笙關係密切的上海市總工會,“一·二八”戰役序幕一揭開,立即聯合上海工界成立戰地服務團,戰地服務團按照軍隊“團’的編制,前後成立第一、二兩團各為一千餘人,第一團團長由杜月笙的學生朱學範擔任,第二團團長則為對杜月笙極景敬的周學湘。 19路軍在前線殺敵,戰地服務團則作為前方與後方的橋樑,兩者的任務同樣艱鉅辛勞,冒險犯難,但是19路軍持有武器,戰地服務團赤手空拳,他們所憑恃的僅只是愛國熱忱,血氣之勇,經常穿越槍林彈雨之間,他們負責救、護傷兵、運送彈藥,慰勞品和食物,倘若遇有戰區